写在古龙离开我们的第十九年
2006-03-31 12:22:00 作者:狼色派 来源:网络转载 点击:
一
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一日,巨侠古龙离开了我们,至今已是十九年!十九年来,人慢慢的长大,很多事情都忘怀了,但对先生的痴情却总也挥洒不去,那份记忆也越来越浓,终于化不开了。前阵子,网友寄来一首词《兰陵王——金陵回望》:
回头望,江南不是烟雨。
为谁说,生生世世,拈取清景传画图。
秋重冷漠里,委婉一听陈曲。
鸟再来,山林依旧,几代歌哭着水去。
低映黄颜色,撩叶与飘花,墙角吹舞,少年意气病江湖。
那一剑风情,填怀落拓,小楼曾经凝然久,人淡应如菊。
浅漫,因当初。
大言英雄事,侠客衣襟,飞刀出手入虚无。
赌前尘离迷,输了承诺,换掉幸福。
许多年,此时路。
看罢,思绪纷至沓来,十数天前就忆起了十九年前的事,仿佛“那一剑的风情”还是不久前发生的事。
我的心情是沉痛的。
二
古龙是一个真正的文人,真正的文如其人的人。曾不止一次,不止一个地方,我说,人就要活的真实,做文人就要如自己书写的人,做学生就要像个学生,依次类推。当然,是不是做到了这样就是真的活的真实、而活的真实后是不是真的快乐、活的真实就是不是没有浪漫了也很难说,我永远没有先生的那种魄力,敢言天下先。说先生是本分的文人,这里指的是他是自己写的那类人,是我们期望很久的那种言行合一的人。古龙很好酒,不能一天无酒;他很好女人,不能一天没有女人;他还爱看书,家中堆着很多书;最重要的,古龙好客,爱交朋友。但是,先生也和他小说中的人一样是孤独的,是寂寞的,是那种借酒浇愁愁更愁的人,是那种总是无家可归而又处处有家的浪子。在古龙的身上,任何人都能够体会什么是真正的钱财如粪土。
先生写了很多作品,主要是小说和散文。小说我看过的有将近百部,其中不乏别人代写的作品;而散文或许是我特别爱先生的缘故,在网上我看了一些在内地很少见到的作品,如《不是集》、《谁来与我干杯》等。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我体会最深的不是别的,还是古龙的“文如其人”。李寻欢是谁?是古龙。古龙常为了朋友而把自己心爱的女人给了朋友,古龙也为了喝酒留下了一生的病(寻欢有肺结核),古龙有一手好笔,他也曾下过功夫临摹韩苏颜柳、兰亭魏碑,至今在台北还有几家酒家还挂着古龙写的牌匾,有些人说他的位子排在金庸梁羽生之后,这没什么,李寻欢不是照样打败了排名第二后来排第一的上官飞虹了吗?三少爷是谁?是古龙。古龙年少离家出走,也曾寄人篱下,也曾流落红尘,也曾关心那些孤儿,甚至在死后将几千万的遗产捐给了孤儿院,也曾如三少爷一般差点被人砍死,扬名天下后也交了白道黑道不少朋友,最重要的是,古龙也有三少爷的那份不“光明磊落”,留下了几个私生子。香帅是谁?小风是谁?阿飞是谁?沈浪是谁?萧十一郎是谁?傅红雪是谁?叶开是谁?都是先生!!!
事实上,先生的为人,他的高风亮节又岂是三言两语所能道的明白的!正如金庸所说:“古龙其为人慷慨豪迈,跌荡自如,变化多端,文如其人,且复多奇气,惜英年早逝,余与古兄当年交好,深自悼惜。”
三
十多天前,我还在奋斗,是写金庸一点东西。但当我记起先生的音容笑貌时,我再也无法握紧笔锋了。
笔锋——刀锋——握紧笔锋——握紧刀锋,“握紧刀锋”四字是古龙写的最后的四个字,由此我们看到一个写作的巨人是多么的豪迈了。其实先生也是斤斤计较的,不然他不会那么紧的去握!那么紧的去握得手心出血!那么紧的握了十九年!先生是执着的,是那种对于真理的执著,对没有完成的事业的执着。我没有见到过比古龙更执着的人,真的没有。在先生住院的日子,他用口述写下了《风铃中的刀声》,那种毅力可想而知!才离院,先生就又端起了酒杯,不久又再次住院,又喝,又住,再喝,再住。如今回想起来,有时候真的觉得他是个傻子,不是一个傻子,怎么会这样?!!但,梦回江湖后,面对《小李飞刀》,面对《楚留香》,面对《三少爷》我才觉得自己才是傻子—— 心中的沉痛岂是酒杯可以解决的,但是不用酒杯,又能用什么去解决?!!在此,我再次敬仰先生,是你让我们知道,对待非人的世界,我们的无法逃避。那心作的自由港到底在哪里?我们的,是在先生的小说中,而先生的,却在 “刀峰”中。然而,“刀锋”又在哪呢?先生毕竟没有明白。温瑞安认为是在“刀丛”中,是在“刀丛里的诗,诗丛里的道”中,但我却无从找寻。几年后,顾城没有找回来,再几年后,三毛没有找回来,又几年后,张国荣没有找回来……古龙是先驱,是先试图用自己的躯体浇醒自己,再试图用自己的尸体浇醒世人的伟大的文学家。
四
先生不仅是个文人,还是中国式的文人。很多人提起先生总认为他的欧化思想很浓。我要说的是,他的欧化思想的确很浓,他也一直在吸收西方的文艺思想来进行创作;但先生骨子里流的是中国人的血,且不说他是江西人,且不说他说的是闽语、普通话、粤语、及其它的方言,单他笔意中流露的对中国的关爱、对传统的关注就可看出古龙是有“中国脊梁”的中国人;他对中国历史的关注也绝对不少于金庸和梁羽生,只是他把笔锋对向了人性、人生、人情、生死、快乐、痛苦、友谊、爱情等这些人的东西。他写的是天上地下,古往今来,从新疆到台湾,从黑龙江到海南的所有的中国人。他是要走出历史的闭塞,用心灵去道出掩盖在日常生活中的真理。
台湾著名评论家胡正群这样评价古龙小说的业绩:“古龙之前无新派。”做为一个典型的武侠迷,我以为这是比较中肯的。作为我个人来说,我更倾向于这种说法,毕竟梁羽生金庸还只是一个过度,只有到了先生手中,新派才是真的新了,无论是思想、主题、内容、形式,还是语言。先生的最后是以失败告终的,在写下《猎鹰·赌局》后他再也没有新作,而《白玉老虎》也成为先生最后的绝唱。我想给出另外一种说法,他的结局是一个没有完的结局,因为他一直没有停下思索,他还是喝酒,他认为自己只是一时病了,不至于和我们永诀,还可以握紧笔锋,还可以继续写下去,还有时间去修改自己的作品……是病魔把先生拖走的!!还有,我认为先生之所以离开我们,是因为宿命。我总认为,是先生说了太多的真话,说了太多别人没有说的真话,正如《易经》中所说的那样,古龙的创作已经“亢龙有悔”,是到了最高的境界了,而他却还不自量力,还想登更高的山峰,还要写更好的书,所以,死神终于带走了他——天妒英才!!!
五
“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溶万物为白银。”
这是《多情剑客无情剑》开头的句子。多年以来,我遥以为当今天下,确实如斯。我不知道先生写下它时是什么感受,为写了这么好的句子而欢喜,还是为里面苍凉的意境而沉痛,或是为能够为本书做了点装潢而欲大碗拼老酒,或是因此而想起了自己过去的岁月、昔日的朋友而思绪万千。都已经过去了,已经几十年了,我问谁去?记得先生总喜欢问自己一些问题,“为什么在生命中流动的最美的一些韵律,总是不能长久?”“一个人拥有了一切,还有什么乐趣?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值得他去奋斗争取的事?那么他活着为了什么?”“如果这个世界每个人的梦想都能实现,这会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一个人为什么还要活下去,是不是因为他还想做些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如果你明天就会死了,你今天会做些什么事情?”……先生思索时的那种痛苦是我们无法感受到的,我也只能是试着去接触罢了。还是想起了阿飞,这个我一直想忘记的人物。因为他太美好了,太善良了,而这个世界是没有太多美好、善良的。但是当他露出笑容时,我的心胸也开始广阔,就怎么也挥不去那份记忆了。记得我在一篇文章中写过阿飞,我写道:“《多情剑客无情剑》中阿飞的怪诞、神秘、孤独、多情和他的那把不是‘玩具’的快剑不知捕获了多少读者的心灵……”还记得他在开头出现的场面,他说的话,寻欢说的话,还有那谢安的侄女比之为“柳絮”的雪和那走不玩的路……
我再次忆起先生对流星的看法:“两个孤交绝世的剑,两个孤交绝世的人,又怎能不惺惺相吸!两个孤交绝世的剑客,就像两颗流星,如果相遇了,就一定会撞出惊天动地的火花。这火花虽然在一瞬间就将消失,却已照耀千古!”我的生命中未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我不是手握那把孤交绝世的剑的人,也没有发现还有多少能够有如先生这样明亮的流星。先生是寂寞的,他的对立面就是一个人——金庸。只有金庸站在先生面前时不至于辱没了先生,鲁迅不行,在武侠上面的成就,鲁迅排后面好几了,施耐庵不行,《水浒传》早就是很早以前的流星,那份光芒在今天看来已经很小了。
乱曰:金庸武侠,武林至尊,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古龙不出,谁与争峰!!
六
抬眼向窗户望去,日已偏西。
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了。
很迟了,是的,很迟了。
肚子也饿了。
先生流下的路是一条很长的路,我们还要沿着他的脚印一步一步的走,所以还是要去了。
晚来夜听风吹雨,风急,雨急,狼色也急。纪念先生更急。
还是沉痛。
先生说:“非关病酒,不在酒后。”
对,是这样的。
还是网友说的好:鸟再来,山林依旧,几代歌哭着水去。低映黄颜色,撩叶与飘花,墙角吹舞,少年意气病江湖。那一剑风情,填怀落拓,小楼曾经凝然久,人淡应如菊。
是为祭奠。
写于2004年9月21日,先贴于风雨湖论坛,后载于榕树下,修改于10月2日。
下一章:来似清风去似烟──邹郎吊古龙
上一章:倪匡:人间无古龙,心中有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