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青:古龙壮志未酬
2007-07-15 00:00:00 作者:燕青 来源:网络转载 点击:
与武侠小说作家交往,时常会听到他们忿懑不平的大发牢骚。
也难怪他们满腹牢骚,这些武侠小说作家,能够写得出曲折离奇荡气迴肠的情节,令到万千读者废寝忘餐的去追读. 他们大都是读过不少古今中外名著,游览过不少名山大川,上识天文地理,下谙世故人情,下笔流畅潇洒。
在他们的笔下,描述到英雄烈士慷慨赴义,令人热血沸腾,洒下同情之泪;若是写到儿女私情,更加动人心弦,沉醉于爱河情海。 可是,这些饱学之士所写出来的武侠小说,虽然在坊间畅销远近,还被改编为电影与电视. 惟是一直以来,却被拒于文学门外,只被视为消闲读物。 这就好像武侠小说中的什么岛主洞主之类的江湖豪杰,被名门正派的少林武当视为旁门左道一样。 这种文学上的歧视,心高气傲的古龙,感受当然更加深切。
古龙本来就是个文艺青年,不但读过许多西洋名著,初出道时,也写过不少优秀的文艺作品,小说和散文都有。 后来改写武侠小说,在他的写作历程中,本来是更上一层楼。 因为过往他所写的文艺小说,只能够在一个极小众的圈子里回旋;而他写的武侠小说,才能受到广大群众的欣赏,读者层次也更大更广。 可是,他写了武侠小说以后,便被文艺界中人视为沦落,甚至不屑为伍。 这又怎能不使才气纵横的古龙气破了肚子呢?
古龙曾经深切地想过,怎样才能使到武侠小说在文学领域上占一席位,让别人不能否认它的价值?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提出了「要新,要变,要尝试,也要吸收」的口号。 他把这种主张写成文章,投交报刊发表,希望同道中人共同砥砺,使到武侠小说大放异彩,更不让文坛上的所谓正派人士视为旁门左道。
古龙的武侠小说写得好,他的散文更写得精彩. 因为在他还未写武侠小说之前,便已经写过不知多少篇散文在报刊上登出了,这都是经过一番艰苦磨炼出来的成果。
只可惜,古龙名成利就来得太快,钞票多了,便把往日的雄图壮志抛掷到九宵云外。 以后,他沉迷于醇酒美人,生命又太过短促。 他所提出改革武侠小说的主张,连自己也来不及去身体力行。 古龙若是泉下有知,会不会有「壮志未酬」的遗憾呢?
笔者珍藏着他一篇放言高论的文章已有数十年,因为觉得他这篇散文确实写得很好。 今天且作「文抄公」,把古龙那篇主张今后武侠小说应该求新求变的好文章公诸同好。
文章的题目,就叫做「新与变」。 以下是内文:
有一天,我在台湾电视公司看排戏。 排戏的大多是我的朋友,他们大多是很优秀的演员。
其中有一位不但是个优秀的演员,也是个优秀的剧作者、优秀的导演,曾经执导过一部出色而不落俗套的动人影片,在很多影展中获得采声。
这么的一个人,当然很有智慧,很有文字修养。 他忽然对我说:「我从来没有看过武侠小说,几时送一套你认为最得意的作品给我,让我看看武侠小说里写的究竟是些什么?」
我笑笑,我只能笑笑,因为我懂得他的意思。
他认为武侠小说并不值得看,现在所以要看,只不过因为我是他的朋友,而且有一点好奇。
他认为武侠小说的读者,绝不会是他那一个阶层的人,绝不会是思想新颖的高级知识份子。
他嘴里虽说要看看,其实心里却早已否定了武侠小说的价值。
而他根本就没有看过武侠小说,根本就不知道武侠小说写的究竟是什么?
我不怪他,并非因为他是我的朋友,所以才不怪他。 而是因为武侠小说确实给人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使人认为即使不看也能知道它的内容。
有这种观念的人并不止他一个,很多人都对我说过同样的话。 说话时的态度和心理,也几乎完全相同。
因为武侠小说的确已落入了固定的形式。
武侠小说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几种:
一个有志气而「天赋异品」的少年,如何去辛苦学武,学成后如何吐气扬眉,出人头地。 这段历程中,当然包括了无数次神话般的巧合与奇遇,当然,也包括了一段仇恨,一段爱情,最后是报仇雪恨,有情人终成眷属。
一个正直的侠客,如何运用他的机智和武功,破了江湖中一个为非作歹、规模庞大的恶势力. 这位侠客不但「少年英俊、文武双全」,而且运气特别好。 有时他甚至能以「易容术」化装成各式各样的人,连这些人的至亲好友、父母妻子都辨不出真伪。
这种写法并不坏,其中的人物包括了英雄侠士、风尘异人、节妇烈女,也包括有枭雄恶霸、歹徒小人、荡妇淫娃。
所以这种故事一定曲折离奇、紧张刺激,而且还很香艳。
这种形式并不坏,只可惜写得太多了些,已成了俗套,成了公式。 假如有人将故事写得更奇秘些,就会被认为是「新」。 故事的变化多些,就会被认为是在「变」,其实却根本没有突破这种形式。
「新」与「变」并不是这个意思。
「红与黑」写的是一个少年如何引诱别人妻子的心理过程;「国际机场」写的是一个人在极度危险中如何认清自我;「小妇人」写的是青春与欢乐;「老人与海」写的是勇气的价值和生命的可贵;「人鼠之间」写的是人性的骄傲与卑贱.
这些伟大的作家们,用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有力的刻画出人性,表达了他们的主题,使读者在为他们书中的人物悲欢感动之余,还能对这世上的人与事看得更深些、更远些。
他们表现的方式,往往令人拍案叫绝。
这么样的故事,这么样的写法,武侠小说一样可以用,为什么偏偏没有人写过?
谁规定武侠小说一定要怎么样写,才能算是正宗的武侠小说?
武侠小说也和别的小说一样,只要你能吸引读者,使读者被你的人物的故事所感动,你就算成功。
有一天,我遇见了一个我很喜欢的女孩子,她读的书并不多,但却不笨。
当她知道我是个「作家」时,她眼睛里立刻发出了光,立刻问我:「你写的是什么小说?」
我说谎,却从不愿意在我喜欢的人面前说谎,因为世上绝对没有一个人的记忆力,好得始终记得自己的谎言。 我若喜欢她,就难免要时常和她相处,若时常相处,谎言就一定会被拆穿。
所以我说:「我写的是武侠小说。 」
她听了之后,眼睛里那种兴奋而美丽的光辉立刻消失。
我什至不敢去看她,因为我早已猜出,她会有什么样的表情。
过了很久,她才带几分歉意的告诉我:「我从来不看武侠小说。 」
直到我跟她很熟了之后,我才敢问她:「为什么不看?」
她的回答使我很意外。
她说:「我看不懂。 」
武侠小说本来是最通俗的,为什么竟会使人觉得看不懂?
我想了许久,才想通。
她看不懂的是武侠小说中那种「自成一格」的对话,那种繁复艰涩的招式名称,也看不懂四个字一句,很有「古风」的描写字句。
她奇怪,武侠小说为什么不能将文字写得简单明白一些?为什么不能将对话写得生活化些、比较有人味些?
我只能解释:「因为我们写的是古时的事,古代的人物。 」
她立刻追问:「你怎么知道古时的人说话是什么样子的?你听过他们说话吗? 」
我怔住,我不能回答。
她又说:「你们难道以为像京城和古代小说中那种对话,就是古代人说话的方式?就算是真的,你们也不必那么样写呀! 因为你们写小说的最大目的,就是要人看。 别人若看不懂,就不看;别人若不看,那你们写什么? 」
她说话的技巧并不高明,却很直接。
她说的道理也许并不完全对,但至少有些道理。
写小说,当然是给别人看的,看的人越多越好。
武侠小说当然有人看:但武侠小说的读者,几乎也和武侠小说本身一样,范围太窄. 不看武侠小说的人,比看的人多得多。
我们若要争取更多的读者,就要想法子要不看武侠小说的人,也来看武侠小说,想法子要他们对武侠小说的观念改变。
所以,我们就要新,就要变.
要新、要变,就要尝试,就要吸收。
有很多人都认为当今小说最蓬勃兴旺的地方,不在欧美,而在日本。
因为日本的小说,不但能保持它自已的悠久传统,还能吸收。
它吸收了中国的古典文字,也吸收了很多西方思想。
日本作者能将外来文字作品的精华融化贯通,创造出一种新民族风格的文字,武侠小说作者为什么不能?
有人说:「从太史公的游侠列传开始,中国就有了武侠小说。 」
武侠小说既然也有自己悠久的传统,若能再尽量吸收其他文学作品的精华,总有一天,我们也能将武侠小说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独立的风格,让武侠小说也能在文字的领域中占一席位,让别人不能否认它的价值。
让不看武侠小说的人也来看武侠小说,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现在,我们的力量当然不够,但我们至少应该向这条路上走去,挣脱一切缚束往这条路上走去。
现在我们才起步,虽已迟了些,却还不太迟!
慕云笔按: 其实古龙的这篇文章作为我们老武侠迷当然已经读过,在国内版的“大人物”种曾经作为序刊登过。而燕青先生在古龙的这篇散文前所写的这段文字是这篇贴子的重点:“ 可是,这些饱学之士所写出来的武侠小说,虽然在坊间畅销远近,还被改编为电影与电视. 惟是一直以来,却被拒于文学门外,只被视为消闲读物。”燕青先生的这段话也是所有流行作家的悲哀吧! 燕青先生当年写完”初见古龙”后,又写过篇”再见古龙”,这篇文章大概还有很多朋友没有看过,燕青先生说:有机会会在“刘乃济论相”网站上刊登,大家可以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