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舜臣《龙凤之国》

项羽和刘邦

作者:陈舜臣  来源:陈舜臣全集 

  在谈论中国历史时,有必须留意的地方,即中国历史是由*后新建王朝为极力主张自己正当性所做的记录。
  对项羽和刘邦的评价也应如此。距今约2200年前,在秦始皇灭亡后的中国,项羽和刘邦两雄争霸天下。经过四年左右的较量后,公元前202年,楚王项羽在乌江战死,汉王刘邦打下江山登上皇帝宝座。
  记录两人兴亡的历史是进入汉代以后的事情,而且汉朝经过前汉和后汉,统治中国长达400多年,因此记载的内容多为赞美汉帝国始祖刘邦,这是理所当然的。另一方的项家随着秦末*,开始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又随着项羽的战死而消失。这段时间只有十几年,不仅没有留下记录的充裕时间,也没能将这段隐晦的历史留给后世。对汉朝一方来说,可不受任何约束地书写这段历史。因而在讨论两位真实历史人物时,我认为有必要降低一点对刘邦的赞誉,提高一些对项羽的评价。
  项羽和刘邦,在秦朝末期两人气宇轩昂地登上历史舞台,作为分割天下的两雄争夺霸权,最终刘邦取得胜利,项羽以失败告终,这是不容置疑的史实。而且在中国4000年的历史中,再也没有这么精彩的争霸场面可以对照描写出的时代了,即使这么说也不过分。
  项羽出生在历代任楚国将军的名门家庭。楚国是战国七雄中的一国,虽然楚国被同为七雄之一的秦国所灭,但楚国是在中原长期争霸中的强国。因是历任将军的世家,项羽的身份属于贵族。
  似乎为了证明项羽的家世,留下这样的传说:在幼年时期,项羽家人想让他学习文字,项羽说“以字记姓名足以(文字之类会写姓名足够)”,说后他扔掉书本。当让他学习剑术时,也没能坚持下去。当教他兵法时,项羽则高兴地学起来。
  当时的将军通常让秘书代写文字,自己只要盖上印章就行。项羽轻视学习写字,这表明他是在武将名门家庭中长大的。另一方面,从完善的教育环境来看,使人联想到项羽是在优越环境中成长的青年,很早就受过当将军的帝王之术的正统教育。
  另一方,刘邦作为地方沛县的侠客登场。作为侠客,刘邦从一开始就是拥有众多部下的人物。刘邦不务正业,他到30岁终于当上地方亭长的小官。所谓亭长为村公所主任级别的官职,比如说像土地管理员似的工作。其任务是监督被征用的劳工,负责将他们送往首都咸阳和骊山。
  刘邦特别在说大话方面,不同于其他官吏,最能显示这一特点的是他主持葬礼的方法。
  一听到什么地方有葬礼,刘邦就会迅速赶到,例如他会说“我出30万元的香奠,由我来主持葬礼”。刘邦会任意安排出席者的座位,尽管自己仅是地方小官,他也毫不犹豫地早早坐在最上座。本来他没有钱,当然也不会真付香奠。不仅如此,他还会脸不变色心不跳地坐在上座,而坐在旁边的人也不感到奇怪。这是因为他的巧妙主持,使葬礼顺利地进行,可见刘邦的吹牛有相当的魅力。
  被刘邦这种魅力所吸引的人物,有一位叫萧何,他作为事务官有卓越的才能。他左右不离刘邦,为把刘邦说出的大话付诸实施而到处奔走。例如刘邦说:给你100袋大米。萧何就想尽办法,哪怕只有一半也要筹集到。当人们听刘邦说大话感到半信半疑时,萧何就能拿着米赶到说:“看,这是50袋。”这时大家会说:“真的?拼命筹集来了。”大家对刘邦更佩服了。
  龙凤之国诸如此类的事反复出现,对刘邦刮目相看的人逐渐多起来。
  然而,刘邦属于地位低下的小官,也不能只靠说大话。有一次,刘邦带着去骊山陵工程的劳工从沛县出发,遇大雨耽搁,途中许多人逃跑。按当时的规定如不能按期到达,或者出现逃跑者,不管原因如何上司都免不了死罪。所以刘邦也跟着劳工们一起逃跑,加入到游侠的行列中。在秦始皇鼎盛时期,对逃跑者的搜查十分严厉,但那时始皇帝已不在人世,秦朝的威严也在减弱,搜查也只拘于形式而已,因而刘邦可能过着比较悠闲的逃亡生活。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他们在赶赴兵役的途中,因大雨阻断道路不能按期到达,如同刘邦逃跑一样,陈胜、吴广也被迫发动了叛乱。以此为导火索,在整个中国反秦起义迅速高涨起来。
  不论是项羽还是刘邦都认为时机已到,高喊着“拼吧”相继发动了叛乱。项羽跟随叔父项梁举兵,刘邦也被周围的人拥戴为头领。
  项羽一方是以项家优秀集团第二代、第三代的形式登场。另一方的刘邦却是拼凑的叛乱军。而且项羽曾被传授过成为将军的帝王之术,与此相比,刘邦除了能吹牛以外什么也没有。
  不出所料,举兵后项羽军所向披靡,百战百胜。而刘邦军却节节败退,打败了就逃,逃后集结起来再打,然后又败,连续重复着失败。
  毫无疑问,项羽这个人物作为将军非常出色。在战乱时代,人们愿跟随有强大统帅能力的人物,项羽具有这方面的良好素质。但因他本人太优秀,故有不承认他人功绩的缺点。
  相反在光打败仗的刘邦周围,却不知为何聚集了众多的人才。其代表人物有前文已介绍过的萧何,还有看透项羽而跟随刘邦的张良。萧何主管兵站,张良作为参谋、将军执掌实际作战。
  据留下记录的历史记载,项羽不承认部下战功也听不进他人建议,因而感到厌烦的人才离他而去,结果导致项羽军内部瓦解。
  这些虽属事实,但崩溃的原因还不止这些。与项羽的正规军队相比,刘邦的军队基本上属于侠客集团,他们有可能不择手段地扰乱项羽军,即用历史上没有记载的阴谋或间谍活动。据推测,出谋划策的人应该是张良。张良出生于韩国宰相的家系,在秦朝鼎盛时代,他曾雇佣过投掷铁球的男子大力士,企图暗杀始皇帝。张良属于策划各种阴谋的高手,擅长施展卑劣战术的行家。
  一方面,受过正统教育的项羽,根本看不出刘邦军队的真相。另一方面,当时战争的主要目的是取得敌军大将的首级,因此项羽只将刘邦看做任何时候都能击溃且不屑一顾的对手,并没有看清刘邦背后所隐匿的真相。
  结果,经过四年的激战,项羽在乌江战死,刘邦则成为统一中国的帝王。
  在谈论项羽和刘邦的性格时,我突然想起他们在人生晚期留下的两首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一首歌是被刘邦军穷追不舍的项羽感到这是自己的最后时刻在爱妾虞的面前所唱,后一首歌是统一天下凯旋故乡的刘邦为自己的孩子们所唱。
  从项羽歌中的“力拔山兮……”来看,他不仅炫耀自己的勇猛,在遭到巨大失败后,还把原因归为“时不利兮(自己没有获得天时)”“骓不逝(爱骓违反自己的意愿不往前走)”,丝毫也没表现出后悔和反省之意,直到最后他只有相信自己力量的强烈自尊心。对名门强将项羽来说,无论如何也不能承认因自己力量不足而导致灭亡的事实。
  另一方,刘邦唱道:“疾风(大风)起,云飞扬,吾威盖天下,凯旋归故乡。在勇猛将士们的守卫下来维护天下。”
  这首歌中的“云”是刘邦比喻自己,意为“我被大风托起”。“大风”指时代风潮之意,也含有辅佐自己的部下掀起了大风之意。
  再有,刘邦没有强调自己治理天下,只说用得到的“猛士”守卫天下。刘邦认为归根结底不是靠自己的力量,而是依靠部下的才能、诸侯以及民众的支持来维持社稷。在这里刘邦没有拘泥于自己的力量,而只赞美他人的力量。
  两人的歌中极为明显地表现出各自人格形成中的差异。
  实际上,项羽是具有军人气质的典型人物。也许可以说脾气暴躁、自尊心强、自我显示欲高、独断而顽固这些性格都集中在项羽身上。
  项羽这种性格,如发挥优势能成为势不可挡的统帅人物。但是项羽却将劣势的一面暴露无遗,令人痛惜的是他不懂百姓的疾苦。挑起大旗的项羽为了获得权威,挑起大旗的项羽推出与楚国王室有血缘关系的怀王作为自己的傀儡,并让他继位为楚王义帝。义帝在楚国被秦国灭亡后,义帝装扮成放牛人,是饱尝艰辛的人物。
  然而项羽却没有这种经历,他从小就作为优等生受到培养。结果义帝看透了项羽的本性,而项羽又视义帝为障碍最后将他杀害。如果项羽受过洞察人的心理训练,他可能会如虎添翼,刘邦之辈一定不会成为他的对手。
  另一方的刘邦则无私而慷慨,表现出既会用人又不拘小节的性格特征。此外,典型的乐观主义性格也是他能统一天下的重要因素。
  就人品而论,刘邦的确属于缺乏教养的人,好色无比、嗜酒如命,在逃亡中他一旦感到自己的性命受到威胁,就连自己的孩子都会丢弃……。尽管如此,还是有追随他的人。
  在历史的记录中,刘邦的容貌似龙颜有夺取天下的吉祥之相,所以人们跟随他,这属于后世的谣传。有关刘邦的父母,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写着“父曰大公,母曰刘媪”,大公是“大爷”,媪是“大娘”意思的普通名词,连名字也没有。
  说到底,就连后世的史学家也没能说清刘邦这位人物。刘邦,也许是用语言难以形容且独具人格魅力的人物。
  最后,为了恢复刘邦的名誉我要补充一句:刘邦这个人物,不管怎么出人头地,到最后都没有改变自己的人性,他是从不傲慢的人。这是刘邦作为人物了不起的地方。实际上,在周围有许多人看透了刘邦的本质,即使他本人想改变也不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