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021-08-10 作者:阿瑟·黑利 来源:阿瑟·黑利作品集 点击:
“……前往罗马的2号航班,‘金色商船’号现在开始登机。办好登机手续的旅客请……”
同样一则航班登机通知,听到的人却反应各异。对有些人来说,登机广播再寻常不过了,只是航空公司在召集旅客,意味着他们马上就要开启单调乏味的工作之旅,如果可以选择,他们宁愿不去。对另一群人来说,登机广播是一次冒险的开端;还有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旅程的尾声——马上就要回家啦。有些人听到的是离别的愁绪,另一些人听到的却是重逢的喜悦。有些人是替别人听的,他们的朋友或亲戚要出远门,也许目的地在他们听来既遥远又陌生,也许他们想去但永远都不会去。少数人听到这些广播会担心害怕,极个别的人听到会无动于衷。登机广播是一个信号,意味着离港程序已经开启。一架飞机已经准备就绪,给乘客登机时间,但不等迟到之人;整架飞机等个别乘客的情况很少发生。不一会儿,飞机就会飞到让人觉得极不自然的天空中去。正因为整个过程都不自然,所以才会一直有种浪漫和刺激的感觉。
航班登机广播本身是机械的,其实并无浪漫可言。广播是从一台很像自动点唱机的机器里发出来的,不同的是启动机器时只需按几个按钮,不用往里面投硬币。这些按钮就在离港大厅上面的航班信息管制室——类似小型管制塔台(每家航空公司都有一个自己的航班信息管制室或类似的部门)——的操纵台上。一名女员工会依次按下这些按钮,之后便由这台机器接手广播事宜。
几乎所有航班广播都是在盒式磁带上提前录好的,只有特殊情况例外。广播听起来像是一气呵成的,其实不然。因为每段广播录音都包含三组独立录音。第一组会说明航空公司名称和航班号;第二组描述上机情况,准备登机、正在登机或是催促登机;第三组告知具体登机口和候机大厅。这三组录音首尾相连,没有停顿,所以听上去就像是一气呵成的,公司想要的正是这种效果。
登机广播有时也会出错,不喜欢这种自动广播的人听了便会幸灾乐祸。偶尔广播也会挤在一起,五六架航班的乘客全被误引到同一个登机口。1000多名晕头转向烦躁不安的乘客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可真是航空公司工作人员的噩梦。
今晚,2号航班的机器广播一切正常。
“……办好登机手续的乘客请前往47号登机口,蓝色大厅‘D’。”
此时此刻,航站楼里的几千人都听到了2号航班的登机广播。有些人听到后比其他人留心一些。少部分人暂时还没有太留意,但今晚结束之前,他们会留心的。
150多位2号航班的乘客听到了这则广播。那些已经办好登机手续但是还没走到47号登机口的乘客急忙向那里赶去。有几个乘客刚进大厅,还在边走边拍打身上的积雪。
乘务长格温·米恩正让几家带小孩的乘客提前上机,此时听到了登机广播在走廊里回荡。她用联络驾驶舱的对讲电话通知安森·哈里斯机长,并做好准备迎接之后几分钟大批涌入的乘客。弗恩·德莫雷斯特机长走在乘客前面,闪身登上飞机,急匆匆地向前走,把身后的驾驶舱舱门关上。
安森·哈里斯和第二副驾赛伊·乔丹已经开始做飞行前检查了。
“好啦。”德莫雷斯特说。他滑进右侧第一副驾的位置,拿起夹有检查单的写字板。乔丹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在他们两个身后坐下。
梅尔·贝克斯菲尔德这会儿还在中央大厅,听到广播后,他想起“金色商船”号是弗恩·德莫雷斯特要飞的航班。别说和他姐夫消除隔阂了,就连缓和气氛的努力也再次以失败告终,梅尔真心觉得可惜。现在,他俩的私人关系——如果还有那么一丁点儿的话——比之前还糟。梅尔也不知道他自己的错有几分,他肯定有错的地方,因为弗恩似乎真有这本事,能把梅尔最糟糕的一面翻出来,但梅尔真心觉得他们的争吵绝大部分是弗恩一手造成的。一方面是因为弗恩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如果别人不这么认为,他便会心存芥蒂。梅尔认识的很多飞行员——尤其是机长——都这么自命不凡。
那次航空港委员会例会过后,弗恩曾指责自己“你们这种人,整天待在地面上,围着办公桌打转,榆木脑袋”,梅尔想起这事依然觉得窝火。他心想:好像他会开个飞机就比别人多长了一双翅膀似的,真该死!
虽这么想,但梅尔多么希望自己今晚能够再当一次飞行员,哪怕只是几个小时也好。他也想像即将出发的弗恩一样,坐着飞往罗马的班机离开此地。他想起弗恩刚才说,他明天要去享受意大利的灿烂阳光。此刻,只要给他多一点儿阳光,少一点儿地面上的烦心事,那就够了。今晚,地面上的负担似乎比平时更为繁重。
内德·奥德韦警官几分钟前离开了梅尔·贝克斯菲尔德,此刻在大厅旁边一间小警卫室打开的门口听到了2号航班的登机广播。航空港警察支队的一位值班警察正给他打电话汇报情况。一辆巡逻车发来无线电:一大波私家车正涌入航空港停车场,车里全都坐满了人,这会儿停车场都快装不下了。一问才知道,车上的人几乎全是从梅德伍德社区来的,要在航空港进行反噪声集体示威,和奥德韦警官之前听说的一样。执勤警察还说,按照奥德韦警官的命令,已经增派警力支援,赶往航站楼了。
离奥德韦警官100多米的地方,有个乘客候机区,一位来自圣迭戈的老妇人艾达·昆赛特正和环美航空的年轻人彼得·科克利聊天,2号航班登机广播响起时,他俩暂停了谈话,留心细听。
他们两个并排坐在一组黑色皮靠垫长椅上。提起她那过世的丈夫来,昆赛特太太溢美之词不绝于口,跟维多利亚女王夸赞阿尔伯特亲王的口吻简直如出一辙。“他多招人爱啊,那么聪明睿智,英俊潇洒。他是老了才遇到我的,但我想着,他年轻的时候一定和你一样。”
彼得·科克利腼腆地笑了。过去这一个半小时里,彼得已经不好意思地笑过好多次了。塔尼娅·利文斯顿让他盯着这个逃票的老妇人,把她送上回洛杉矶的飞机才算完。自打从塔尼娅那里离开,两个人的聊天就变成了昆赛特太太一个人的独角戏,她不停地拿彼得·科克利和她过世的丈夫赫伯特·昆赛特相提并论,还一个劲儿地专往好处夸。这个话题彼得已经听得有些不耐烦了。但他其实并不知道,艾达·昆赛特诡计多端,跟他说这么多就是要让他不耐烦。
彼得·科克利偷偷打了一个哈欠。当上环美乘客关系维护员的时候,他可没想过还要做这种苦差事。他觉得自己像个傻瓜一样,穿着制服坐在这儿,跟保姆似的看着一个没坏心眼、喋喋不休的老妇人,自己都能当她的曾孙子了。他真想赶紧交差了事。倒霉的是,昆赛特太太回洛杉矶的航班和大多数航班一样,因为暴风雪而继续延迟,不然她一小时前就已经在路上了。但愿飞洛杉矶的航班马上就会广播登机。与此同时,连续广播的2号航班登机通知暂时停了一下,正和他心意。
年轻的彼得·科克利已经把塔尼娅提醒他的话抛在了脑后:“她可满肚子都是花招儿和借口,你小心点儿。”
“你快听!”广播暂停的片刻,昆赛特太太说,“往罗马飞呢!你不觉得,尤其是对你这种聪明的年轻人来说,机场特别有意思吗?罗马呀,我那个亲爱的老公在世的时候,一直想和我一起去呢。”她拍拍双手,手里拿着一小块蕾丝手绢,叹了口气,“可我们从来没去过。”
说这些话时,艾达·昆赛特的脑子里像是有一只做工精良的瑞士手表,正转个不停。她一心想从这个穿成年男子制服的小屁孩儿身边溜走。虽然他现在已经开始不耐烦了,但光不耐烦还不够,他还跟在她身边呢。她得创造机会,让他从不耐烦变成麻痹大意,而且要快。
昆赛特太太并没有忘记她来这里的目的——偷偷搭上一趟飞往纽约的航班。她一直在留神听纽约航班的离港广播,5架不同航空公司的航班已经先后发出登机通知,但都不是时候。她没找到合适的机会从这个小跟班的眼皮底下溜走。眼下,她也不知道环美航空送她回洛杉矶的那趟航班起飞之前还有没有飞往纽约的航班,她只知道自己不想被送回去。
昆赛特太太思忖着:怎么样都比今晚回洛杉矶好。怎么样都行!哪怕……她突然有了主意……哪怕是混入飞往罗马的航班。
她有些犹豫。为什么不呢?今晚,她编了很多有关赫伯特的谎话,可有一件是真的:他们以前确实一起看过一些印有罗马风光的明信片……就算她走不出罗马机场,至少也算到过罗马了;等她最后设法到了纽约,还能跟布兰奇吹嘘一番呢。这样一来,准能把维护乘客关系的那个红头发女人气个半死,想想就觉得开心……但怎么混上去呢?刚才广播里说到几号登机口来着?是47号登机口,蓝色大厅“D”吗?对,肯定没错。
当然,那趟航班有可能满员,没有多余的座位给逃票者或其他什么人钻空子,但不试试怎么知道呢。还有,如果是去意大利的航班,乘客得有护照才能登机,她得想办法蒙混过关。眼下,要是某趟飞纽约的航班开始广播登机……
关键是不能坐以待毙,得做点儿什么。
昆赛特太太焦急地挥挥她那双瘦骨嶙峋、布满皱纹的双手。“哎哟!”她惊呼道。“哎哟!”她的右手摸索着,揉揉那件老式高领衬衫的领口。然后,用那块蕾丝手绢轻轻擦了下嘴,低声呻吟了一下。
那个年轻人脸色有些惊慌。“怎么了,昆赛特太太?你怎么了?”
她闭着眼,然后睁开,急促地吸了几口气。“真对不起。我这会儿很不舒服。”
彼得·科克利焦急地问道:“需要我叫人帮忙吗?找医生来?”
“我不想给你们添麻烦。”
“这并不……”
“不用了。”昆赛特太太有气无力地摇摇头。“可能去下洗手间就好了。我可以去吧。”
那个年轻人有些犹疑不决。他可不希望这老妇人死在他手上,不过看样子她就快不行了。他不安地问:“你确定这样可以吗?”
“对,这样就行。”他们此刻在航站楼的中心区,昆赛特太太可不想在这儿引起过多的注意。附近看热闹的人会很多。“帮我站起来……谢谢……能让我扶一下你的胳膊吗?洗手间好像是在那边。”她边走边低声哼哼唧唧的,彼得·科克利不禁焦急地看着她。她还安慰彼得:“以前也像这样闹过一次,一会儿肯定就好了。”
走到洗手间门口,她松开了科克利的胳膊。“你对我这老太太真好。不像现在很多年轻人……哎哟!”她提醒自己:装到这儿就够了,免得过犹不及。“你会在这儿等我吗?不会走吧?”
“哦,不会。我不会走的。”
“谢谢。”她打开门走了进去。
洗手间里有二三十个人。昆赛特太太心想:今晚机场还真忙,哪儿都是人,洗手间也不例外。现在,她得找个帮手。她仔细地打量着四周,挑中一个穿米色套装,文秘模样的年轻女人,她似乎并不赶时间。昆赛特太太走上前去。
“抱歉,我不太舒服,你能帮我一下吗?”这个从圣迭戈来的老妇人挥动着双手,紧闭着眼睛,然后再睁开,又像在彼得·科克利面前那样演起来。
那个年轻的女士立马关心起她来。“当然可以。要我带你去……”
“不……请你,”昆赛特太太斜靠在一个洗手台旁,显然是想寻找支撑,“只想请你帮我带个话。门外有个穿环美航空公司制服的年轻人,是科克利先生。请转告他……对,我还是想让他为我叫个医生。”
“我这就去。你能撑到我回来吗?”
昆赛特太太点点头,“能,谢谢了。但你得回来……告诉我。”
“当然啦。”
不到一分钟,那个年轻女人就回来了。“他马上就去请医生。我觉得你现在得休息一下。要不……”
昆赛特太太从洗手台边直起身子。“你是说他已经走了?”
“他抬脚就走了。”
昆赛特太太心想,现在只要甩掉这个女人就够了。她再次闭上眼,又睁开。“我知道这样有点儿过分……你已经这么好心了……但我女儿还在环美航空公司旁边的正门等我。”
“你想让我把她叫过来?带她到这儿?”
昆赛特太太拿起蕾丝手绢碰碰嘴唇。“太感激你了,真是给你添大麻烦了。”
“你肯定也会这么帮我的。怎么找到你女儿?”
“她穿了一件淡紫色长外套,戴着一顶白色带黄花的小帽子。还牵着一只小小的法国贵宾犬。”
那个文秘模样的女人笑了:“挺好认的。我很快就把她带来。”
“你真是太好了。”
那个女人走后,艾达·昆赛特只等了一小会儿。昆赛特太太心想:但愿这位临时的帮手不会浪费太多时间寻找那个自己胡编出来的穿淡紫色长外套的女儿,还有那只根本不存在的小法国贵宾犬。
这位来自圣迭戈的老妇人忍不住笑了,她离开洗手间,腿脚麻利地往外走。没有人拦她,于是她很快便混入航站楼熙攘的客流中消失不见了。
现在她琢磨着,要去蓝色大厅“D”和47号登机口应该往哪儿走呢?
对塔尼娅·利文斯顿来说,此刻听到2号航班的登机广播,真让人头疼。眼下,4架环美航空的班机都要离港,但进度各不相同。作为乘客关系维护员,塔尼娅正一一与它们联络。而且,她刚刚接待了一位刚从堪萨斯城入港,让人极为恼火的乘客。
那位乘客语速很快,气势汹汹地抱怨航空港员工搬运行李时极不小心,把他妻子的旅行皮箱弄坏了,箱子从传送带上出来的时候裂了一条缝。塔尼娅并不相信他说的话——那条缝不像是新开的——但还是提议当场解决他的诉求,赔偿他现金。环美航空和其他航空公司一样都会这么做。但具体说到赔偿金额,双方各执一词。塔尼娅觉得35美元赔他的皮箱绰绰有余,那名乘客却坚持要她赔45美元。最后两个人各让一步,40美元了事。但那位乘客却不知道,其实乘客关系维护员有权动用60美元解决恼人的索赔纠纷。就算怀疑他有心欺诈,航空公司也觉得马上花钱了事比双方僵持不下来得划算。按理说,如果行李有破损,在值机柜台办理托运的票务员应该会发现,但他们其实很少有人注意。因此,了解内情的乘客有时会用这种方法把破旧的行李箱换掉。
虽然也不是塔尼娅自己出钱,但如果觉得航空公司受了蒙骗,她还是不愿意让那些钻空子的小人轻易得逞。
现在,她把注意力转移到召集2号航班的散客上来,有些乘客才刚到。还好,在市区办好登机手续的乘客几分钟前已经坐着大巴赶到了航空港,大多数乘客现在已经被领到蓝色大厅“D”和47号登机口去了。塔尼娅决定,再过一两分钟她就亲自去47号登机口一趟,以防最后赶来的乘客在登机时出现什么问题。
D·O·格雷罗在航站楼中央大厅的保险柜台前排队时,听到了2号航班的登机广播。
弗恩·德莫雷斯特机长看到的那个神色慌张、刚进来排队买保险的人就是格雷罗,他拿的小皮包里装着爆炸装置。
格雷罗从车上下来直奔保险售卖柜台,前面已经排了5个人了。两个女柜员正在为排在前面的两个客人办理手续,慢得让人抓狂。其中一个金发碧眼的女柜员胸部丰满,穿了一件低胸衬衫,此时正和面前的中年女顾客说个不停。那个女柜员建议她买一份保额更高的保险,而那个女人一直拿不定主意。显然,起码还得等20分钟才能轮到格雷罗,到时候2号航班说不定早飞走了。保险必须买,飞机也必须上。
广播里说,那趟航班正请旅客到47号登机口登机。格雷罗现在应该到登机口去。他感觉自己在浑身发抖。放在皮包提手上的两只手变得黏糊糊的。他再次看向自己的手表,和航站楼里的钟表对了对时间,这已经是他第20次对时间了。从2号航班的登机广播响起到现在已经过了6分钟。最后一遍广播……关闭舱门的通知……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他得想想办法。
D·O·格雷罗粗鲁地挤到队伍前头。这会儿已经顾不上别人的侧目或者责备了。一个人抗议道:“嘿,老兄,我们也排队等着呢。”格雷罗没理他,朝那个丰满的金发女柜员打了个招呼:“你好……我的航班已经开始登机了,飞罗马的那趟。我想买份保险。快来不及了。”
之前那个抗议的人继续说道:“那就别买了。下次来早一点儿。”
格雷罗想回他说:不会有下一次了。但他没这么说,再次招呼那位金发柜员:“帮帮我吧!”
他原以为会招来女柜员的一通呵斥,没想到她却热情地微微一笑。“你是说飞罗马?”
“对,对。已经让登机了。”
“我知道。”她又笑了,“环美航空的2号航班。‘金色商船’号。”
格雷罗心里着急得很,但还是注意到这位姑娘说话带着性感的欧洲口音,也许是匈牙利人。
D·O·格雷罗尽量保持镇静。“对。”
那位姑娘面带笑容转向后面排队等待的顾客。“这位先生时间真的很紧。相信大家不会介意我先替他办理。”
今晚不顺心的事太多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这次运气这么好。排队的几个人里传出几句嘟囔声,但之前那个抗议的人什么也没说。
那位姑娘拿出一张保险申请单,朝刚才她接待的那位女顾客笑笑。“很快就好。”然后,又对着格雷罗微笑起来。
他第一次意识到这个微笑那么管用,难怪其他人都没怎么反对。那位姑娘迎面看向他时,格雷罗感觉自己都快要融化了,而他平时是很少被女人打动的。而且,看着她胸前傲人的双峰,格雷罗以前还从没见过那么大的。
“我叫邦妮,”那位姑娘带着欧洲口音说道,“请问您的名字是?”她已经把圆珠笔准备好了。
邦妮·波洛比奥夫是一位工作非常出色的航空港飞行保险售卖员。
她并不像D·O·格雷罗猜的那样来自匈牙利,而是翻过柏林墙从民主德国南部的格劳豪来到美国的。那时的邦妮还叫格雷琴·波洛比奥夫,相貌平平,胸也平平。某天晚上,她和两个男同伴一起翻越了柏林墙。两个年轻的男伴不小心被探照灯扫到,立刻被人击毙。他们俩的尸体被挂在铁丝网上一整天,以儆效尤。邦妮没被探照灯发现,在小规模扫射中躲过一劫,活了下来。大难不死,似乎成了她的一种本事。
后来,21岁的她以移民身份来到美国,用改变宗教信仰般的热情拥抱着美国的自由精神及其便利。她工作十分卖力,起初在一家医院打下手,因为她有过这方面的训练。晚上则兼职做女服务员。她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贝立兹语言培训班恶补英语,还能挤出时间上床——偶尔才会自己睡,通常是跟医院的实习医生混在一起。为了回报格雷琴与他们的肌肤之亲,这些实习医生便介绍她去注射硅酮隆胸。起初只是随便注射一点,最终演变为一场欢乐的小组实验,大家都想看看她的胸到底能变多大。幸好,没等她变成巨乳怪,格雷琴便再次凭借美国的自由精神离开了医院,找到一份赚钱更多的工作。期间,她被带到了华盛顿特区,游览了白宫、国会大厦和花花公子俱乐部。在这之后,格雷琴改名邦妮,变得更像美国人了。
现在,也就是一年半之后,邦妮·波洛比奥夫已经完全被同化了。她参加了亚瑟·莫里舞蹈培训班、蓝十字会和哥伦比亚唱片俱乐部,在卡森·皮里·斯科特百货公司有一个赊购账户,订阅了《读者文摘》和《电视指南》,还会分期购买《世界图书百科全书》,有一顶假发和一辆大众汽车,会收集赠品券,一直在吸毒。
邦妮还喜欢参加各种竞赛,尤其是有丰厚奖励的那种。推销保险是目前为止她最喜欢的一份工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保险公司的老板喜欢定期举行员工销售比赛,奖品是某样商品。眼下,他们就在进行这种比拼。比赛今晚结束。
正是因为这场比赛,邦妮听到D·O·格雷罗说要去罗马的时候态度才那么和蔼可亲。此刻,还差40分她就能赢得这次销售比赛的奖品(一把电动牙刷)了。今晚,她一度绝望地以为比赛结束之前自己凑不到总分了,因为她今天卖出去的保险单基本都是飞国内航线的,这些保单的保费都比较低,获得的竞赛得分也少。但是,如果能卖出一份最高保额的海外飞行保险,一下子就能获得25分。面对这唾手可得的分数,问题是:这个飞罗马的乘客要买多大的保险?还有,假如他买的不是最高保额,邦妮·波洛比奥夫能让他多买些吗?
一般是没问题的。邦妮只要一露出她那性感的招牌笑容——她已经学会利用这招,立马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再把身子凑到顾客面前,让胸部把他迷得神魂颠倒;最后再对他说,只要多加那么一点儿钱,就能获得多得多的赔偿款。这招往往屡试不爽,邦妮能成为出色的保险销售员靠的就是这个。
等D·O·格雷罗把名字拼完,邦妮问道:“先生,您想要哪种保险呢?”
格雷罗紧张地咽了下口水。“终身人寿保险——75000美元。”
话一出口,他便觉得嘴唇发干。突然害怕自己的话引起后面排队人的注意,那些人正紧盯着自己的后背。他的整个身子都在发抖,别人肯定注意到了。为了掩饰自己,他点上一支烟。可他手抖得厉害,火柴烟头都对不准。还好,那位姑娘正拿着笔准备填写“保险费”一栏,此时并未注意。
邦妮问他:“那您要付2美元50美分。”
“什么?……哦,对。”格雷罗总算把烟点着了,把火柴梗扔到一边。他将手伸进衣兜,想把仅有的一点儿钱拿出来。
“不过,这份保额挺低的。”邦妮·波洛比奥夫还空着“保险费”那一栏没写。她把身子往前凑了凑,胸部离客人更近了。她能感觉到,此时他正色眯眯地盯着她这对乳房出神,男人都这样。有时候,他们还想伸手摸上一下。不过,眼前的这个人倒没有这个想法。
“挺低?”格雷罗有些结结巴巴,不知如何是好。“我还以为……这就是最高的。”
就连邦妮也察觉到这个人现在太紧张了。她还以为是他马上要坐飞机的缘故。邦妮在柜台前露出一副让人神魂颠倒的微笑。
“哦,不是,先生。你可以买一份保额30万美元的保险。好多人都买这种,保险费只要10美元。说真的,花这么点儿钱买个心安,真不算贵了,对吧?”她一直保持着那副笑容,要是推销成功,还有不到20分奖品就到手啦。能不能获得那把电动牙刷就看他啦。
“你是说……要10美元?”
“没错……保额30万美元哦。”
D·O·格雷罗心想:之前可不知道这些。他一直以为75000美元就是航空港保险里面海外航线的最高保额了。一两个月前,他在另外一家航空港捡到一张保险单,上面就是这么写的。现在他想起来了,之前那张保险单是从自动售卖机里出来的。他根本没想过柜台上的保险额度会比它高那么多。
30万美元呐!
“好,”他急忙说,“请……好。”
邦妮莞尔一笑。“格雷罗先生,足额保险?”
他正打算点头同意,突然感到莫大的讽刺。也许他连这10美元都没有。他对邦妮说:“小姐……等一下!”然后,开始搜索衣兜,把所有钱都掏出来了。
后面排队的人开始有意见了。一开始,就不想让格雷罗插队的那个人冲邦妮抗议道:“你说他只用1分钟的!”
格雷罗找到4美元70美分。
两天前的晚上,格雷罗和伊内兹把他们仅有的钱全都凑在一起,他自己拿去8美元外加一点儿零钱。当掉伊内兹的戒指付完环美的机票预付款后,他还剩下一点儿钱,但他也不清楚到底还有多少。随后他又买饭、搭地铁、坐航空港大巴……他知道买飞行保险得花2.5美元,所以把这2.5美元小心地单独放在一个口袋里。除此之外,他就没管那么多了,只知道一旦上了2号航班,这钱就没什么用了。
“你要是没有现金,”邦妮·波洛比奥夫说,“给我开张支票也行。”
“我把支票本落家里了。”这是一句谎话,他口袋里就有支票本。但是,如果他开了支票,就会被拒收,保险马上就失效了。
邦妮继续给他出主意:“那用您的意大利里拉怎么样,格雷罗先生?我收里拉也行,会给您按合理汇率折算。”
他支吾道:“我没有意大利里拉。”话一出口,格雷罗不禁暗骂自己不该这么说。早先在市里办登机手续的时候,他要飞罗马却没带任何行李。现在,他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说自己没钱,美元和里拉都没有,这不是疯了吗?如果不是知道航班永远无法抵达目的地,谁会一件行李、一分钱都不带就往海外飞啊?
D·O·格雷罗提醒自己:这两件事——一件在市里,一件在这儿——除了自己心里清楚之外,别人并不会联系在一起。只有事后才会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但那时已经无关紧要了。现在,他的分析就跟之前从家里出来时一样:别人有多怀疑并不重要。关键还是确保找不到飞机残骸,销毁证据。
虽然刚才很失态,但他发现自己底气足了一些,这让他很是惊讶。
他又往保险柜台上那堆零钱里加了几枚硬币。然后,出乎意料地在一个内兜里找到一张5美元的纸币。
格雷罗难掩兴奋,惊呼道:“就是它了!凑够了!”还余出来1美元左右的零钱。
但此刻连邦妮·波洛比奥夫都起了疑心。这个男人想要投30万美元的保险额,她犹豫着没有下笔。
格雷罗在衣兜里翻来找去的时候,邦妮一直在观察他的神态。
这个男人要飞海外却没带什么钱,当然很奇怪。但这毕竟是人家自己的事,有很多理由可以解释这一点。最让她不安的是这个人的眼神,里面流露出一丝狂躁与偏执。根据过往经历,邦妮·波洛比奥夫认得这种神情。以前在其他人身上也见过。有时候——尽管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她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神态。
邦妮所在的保险公司有一条常设规定:如果购买飞行保险的人看上去神志不清、异常激动,或者是酩酊大醉,需要立即报告此人航班所属的那家航空公司。邦妮的问题是:像他这种情况符合这条规定吗?
她也不敢确定。
飞行保险售卖员有时也会私下讨论公司的这条规定。有几个姑娘不喜欢这条规定,或者干脆置之不理,有人抱怨说她们是来卖保险的,又不是来当半吊子免费心理医生的。还有人说,很多人在航空港买飞行保险时一开始都很紧张;她们又没有经过特殊训练,怎么可能分辨这些人到底是精神紧张还是神志不清?邦妮自己就从来没有举报过任何极度紧张的乘客。但她认识的一个姑娘举报过,可最后却发现那名被举报的乘客是某家航空公司的副总裁,只因妻子马上就要分娩才会激动得不能自已。总之,在举报乘客这件事上曾引起过各种麻烦。
邦妮还在犹豫。她一边数着格雷罗放在柜台上的钱,一边拖延时间。她不知道在旁边跟她一起工作的玛姬有没有注意到什么反常的情况。看来是没有。玛姬正忙着填写一份保单,赢取比分。
最后,还是邦妮·波洛比奥夫早年的人生经历帮她做了决定。在她成长过程中……欧洲被占,搭飞机到西欧,翻柏林墙……这些都教会她求生的本事,也让她养成了一些习惯: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该问的别问。自己的问题都还没解决,多嘴一问可能还会把自己扯进别人的麻烦里,自然是不可取的。
她不准备再问什么,也为了累积分数得到那把电动牙刷,邦妮·波洛比奥夫在D·O·格雷罗的飞行保险单上挥笔写下30万美元的人寿保险金额。
在去往2号航班47号登机口的途中,格雷罗把保单寄给了他的妻子伊内兹。
同样一则航班登机通知,听到的人却反应各异。对有些人来说,登机广播再寻常不过了,只是航空公司在召集旅客,意味着他们马上就要开启单调乏味的工作之旅,如果可以选择,他们宁愿不去。对另一群人来说,登机广播是一次冒险的开端;还有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旅程的尾声——马上就要回家啦。有些人听到的是离别的愁绪,另一些人听到的却是重逢的喜悦。有些人是替别人听的,他们的朋友或亲戚要出远门,也许目的地在他们听来既遥远又陌生,也许他们想去但永远都不会去。少数人听到这些广播会担心害怕,极个别的人听到会无动于衷。登机广播是一个信号,意味着离港程序已经开启。一架飞机已经准备就绪,给乘客登机时间,但不等迟到之人;整架飞机等个别乘客的情况很少发生。不一会儿,飞机就会飞到让人觉得极不自然的天空中去。正因为整个过程都不自然,所以才会一直有种浪漫和刺激的感觉。
航班登机广播本身是机械的,其实并无浪漫可言。广播是从一台很像自动点唱机的机器里发出来的,不同的是启动机器时只需按几个按钮,不用往里面投硬币。这些按钮就在离港大厅上面的航班信息管制室——类似小型管制塔台(每家航空公司都有一个自己的航班信息管制室或类似的部门)——的操纵台上。一名女员工会依次按下这些按钮,之后便由这台机器接手广播事宜。
几乎所有航班广播都是在盒式磁带上提前录好的,只有特殊情况例外。广播听起来像是一气呵成的,其实不然。因为每段广播录音都包含三组独立录音。第一组会说明航空公司名称和航班号;第二组描述上机情况,准备登机、正在登机或是催促登机;第三组告知具体登机口和候机大厅。这三组录音首尾相连,没有停顿,所以听上去就像是一气呵成的,公司想要的正是这种效果。
登机广播有时也会出错,不喜欢这种自动广播的人听了便会幸灾乐祸。偶尔广播也会挤在一起,五六架航班的乘客全被误引到同一个登机口。1000多名晕头转向烦躁不安的乘客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可真是航空公司工作人员的噩梦。
今晚,2号航班的机器广播一切正常。
“……办好登机手续的乘客请前往47号登机口,蓝色大厅‘D’。”
× × ×
此时此刻,航站楼里的几千人都听到了2号航班的登机广播。有些人听到后比其他人留心一些。少部分人暂时还没有太留意,但今晚结束之前,他们会留心的。
150多位2号航班的乘客听到了这则广播。那些已经办好登机手续但是还没走到47号登机口的乘客急忙向那里赶去。有几个乘客刚进大厅,还在边走边拍打身上的积雪。
× × ×
乘务长格温·米恩正让几家带小孩的乘客提前上机,此时听到了登机广播在走廊里回荡。她用联络驾驶舱的对讲电话通知安森·哈里斯机长,并做好准备迎接之后几分钟大批涌入的乘客。弗恩·德莫雷斯特机长走在乘客前面,闪身登上飞机,急匆匆地向前走,把身后的驾驶舱舱门关上。
安森·哈里斯和第二副驾赛伊·乔丹已经开始做飞行前检查了。
“好啦。”德莫雷斯特说。他滑进右侧第一副驾的位置,拿起夹有检查单的写字板。乔丹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在他们两个身后坐下。
梅尔·贝克斯菲尔德这会儿还在中央大厅,听到广播后,他想起“金色商船”号是弗恩·德莫雷斯特要飞的航班。别说和他姐夫消除隔阂了,就连缓和气氛的努力也再次以失败告终,梅尔真心觉得可惜。现在,他俩的私人关系——如果还有那么一丁点儿的话——比之前还糟。梅尔也不知道他自己的错有几分,他肯定有错的地方,因为弗恩似乎真有这本事,能把梅尔最糟糕的一面翻出来,但梅尔真心觉得他们的争吵绝大部分是弗恩一手造成的。一方面是因为弗恩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如果别人不这么认为,他便会心存芥蒂。梅尔认识的很多飞行员——尤其是机长——都这么自命不凡。
那次航空港委员会例会过后,弗恩曾指责自己“你们这种人,整天待在地面上,围着办公桌打转,榆木脑袋”,梅尔想起这事依然觉得窝火。他心想:好像他会开个飞机就比别人多长了一双翅膀似的,真该死!
虽这么想,但梅尔多么希望自己今晚能够再当一次飞行员,哪怕只是几个小时也好。他也想像即将出发的弗恩一样,坐着飞往罗马的班机离开此地。他想起弗恩刚才说,他明天要去享受意大利的灿烂阳光。此刻,只要给他多一点儿阳光,少一点儿地面上的烦心事,那就够了。今晚,地面上的负担似乎比平时更为繁重。
× × ×
内德·奥德韦警官几分钟前离开了梅尔·贝克斯菲尔德,此刻在大厅旁边一间小警卫室打开的门口听到了2号航班的登机广播。航空港警察支队的一位值班警察正给他打电话汇报情况。一辆巡逻车发来无线电:一大波私家车正涌入航空港停车场,车里全都坐满了人,这会儿停车场都快装不下了。一问才知道,车上的人几乎全是从梅德伍德社区来的,要在航空港进行反噪声集体示威,和奥德韦警官之前听说的一样。执勤警察还说,按照奥德韦警官的命令,已经增派警力支援,赶往航站楼了。
离奥德韦警官100多米的地方,有个乘客候机区,一位来自圣迭戈的老妇人艾达·昆赛特正和环美航空的年轻人彼得·科克利聊天,2号航班登机广播响起时,他俩暂停了谈话,留心细听。
他们两个并排坐在一组黑色皮靠垫长椅上。提起她那过世的丈夫来,昆赛特太太溢美之词不绝于口,跟维多利亚女王夸赞阿尔伯特亲王的口吻简直如出一辙。“他多招人爱啊,那么聪明睿智,英俊潇洒。他是老了才遇到我的,但我想着,他年轻的时候一定和你一样。”
彼得·科克利腼腆地笑了。过去这一个半小时里,彼得已经不好意思地笑过好多次了。塔尼娅·利文斯顿让他盯着这个逃票的老妇人,把她送上回洛杉矶的飞机才算完。自打从塔尼娅那里离开,两个人的聊天就变成了昆赛特太太一个人的独角戏,她不停地拿彼得·科克利和她过世的丈夫赫伯特·昆赛特相提并论,还一个劲儿地专往好处夸。这个话题彼得已经听得有些不耐烦了。但他其实并不知道,艾达·昆赛特诡计多端,跟他说这么多就是要让他不耐烦。
彼得·科克利偷偷打了一个哈欠。当上环美乘客关系维护员的时候,他可没想过还要做这种苦差事。他觉得自己像个傻瓜一样,穿着制服坐在这儿,跟保姆似的看着一个没坏心眼、喋喋不休的老妇人,自己都能当她的曾孙子了。他真想赶紧交差了事。倒霉的是,昆赛特太太回洛杉矶的航班和大多数航班一样,因为暴风雪而继续延迟,不然她一小时前就已经在路上了。但愿飞洛杉矶的航班马上就会广播登机。与此同时,连续广播的2号航班登机通知暂时停了一下,正和他心意。
年轻的彼得·科克利已经把塔尼娅提醒他的话抛在了脑后:“她可满肚子都是花招儿和借口,你小心点儿。”
“你快听!”广播暂停的片刻,昆赛特太太说,“往罗马飞呢!你不觉得,尤其是对你这种聪明的年轻人来说,机场特别有意思吗?罗马呀,我那个亲爱的老公在世的时候,一直想和我一起去呢。”她拍拍双手,手里拿着一小块蕾丝手绢,叹了口气,“可我们从来没去过。”
说这些话时,艾达·昆赛特的脑子里像是有一只做工精良的瑞士手表,正转个不停。她一心想从这个穿成年男子制服的小屁孩儿身边溜走。虽然他现在已经开始不耐烦了,但光不耐烦还不够,他还跟在她身边呢。她得创造机会,让他从不耐烦变成麻痹大意,而且要快。
昆赛特太太并没有忘记她来这里的目的——偷偷搭上一趟飞往纽约的航班。她一直在留神听纽约航班的离港广播,5架不同航空公司的航班已经先后发出登机通知,但都不是时候。她没找到合适的机会从这个小跟班的眼皮底下溜走。眼下,她也不知道环美航空送她回洛杉矶的那趟航班起飞之前还有没有飞往纽约的航班,她只知道自己不想被送回去。
昆赛特太太思忖着:怎么样都比今晚回洛杉矶好。怎么样都行!哪怕……她突然有了主意……哪怕是混入飞往罗马的航班。
她有些犹豫。为什么不呢?今晚,她编了很多有关赫伯特的谎话,可有一件是真的:他们以前确实一起看过一些印有罗马风光的明信片……就算她走不出罗马机场,至少也算到过罗马了;等她最后设法到了纽约,还能跟布兰奇吹嘘一番呢。这样一来,准能把维护乘客关系的那个红头发女人气个半死,想想就觉得开心……但怎么混上去呢?刚才广播里说到几号登机口来着?是47号登机口,蓝色大厅“D”吗?对,肯定没错。
当然,那趟航班有可能满员,没有多余的座位给逃票者或其他什么人钻空子,但不试试怎么知道呢。还有,如果是去意大利的航班,乘客得有护照才能登机,她得想办法蒙混过关。眼下,要是某趟飞纽约的航班开始广播登机……
关键是不能坐以待毙,得做点儿什么。
昆赛特太太焦急地挥挥她那双瘦骨嶙峋、布满皱纹的双手。“哎哟!”她惊呼道。“哎哟!”她的右手摸索着,揉揉那件老式高领衬衫的领口。然后,用那块蕾丝手绢轻轻擦了下嘴,低声呻吟了一下。
那个年轻人脸色有些惊慌。“怎么了,昆赛特太太?你怎么了?”
她闭着眼,然后睁开,急促地吸了几口气。“真对不起。我这会儿很不舒服。”
彼得·科克利焦急地问道:“需要我叫人帮忙吗?找医生来?”
“我不想给你们添麻烦。”
“这并不……”
“不用了。”昆赛特太太有气无力地摇摇头。“可能去下洗手间就好了。我可以去吧。”
那个年轻人有些犹疑不决。他可不希望这老妇人死在他手上,不过看样子她就快不行了。他不安地问:“你确定这样可以吗?”
“对,这样就行。”他们此刻在航站楼的中心区,昆赛特太太可不想在这儿引起过多的注意。附近看热闹的人会很多。“帮我站起来……谢谢……能让我扶一下你的胳膊吗?洗手间好像是在那边。”她边走边低声哼哼唧唧的,彼得·科克利不禁焦急地看着她。她还安慰彼得:“以前也像这样闹过一次,一会儿肯定就好了。”
走到洗手间门口,她松开了科克利的胳膊。“你对我这老太太真好。不像现在很多年轻人……哎哟!”她提醒自己:装到这儿就够了,免得过犹不及。“你会在这儿等我吗?不会走吧?”
“哦,不会。我不会走的。”
“谢谢。”她打开门走了进去。
洗手间里有二三十个人。昆赛特太太心想:今晚机场还真忙,哪儿都是人,洗手间也不例外。现在,她得找个帮手。她仔细地打量着四周,挑中一个穿米色套装,文秘模样的年轻女人,她似乎并不赶时间。昆赛特太太走上前去。
“抱歉,我不太舒服,你能帮我一下吗?”这个从圣迭戈来的老妇人挥动着双手,紧闭着眼睛,然后再睁开,又像在彼得·科克利面前那样演起来。
那个年轻的女士立马关心起她来。“当然可以。要我带你去……”
“不……请你,”昆赛特太太斜靠在一个洗手台旁,显然是想寻找支撑,“只想请你帮我带个话。门外有个穿环美航空公司制服的年轻人,是科克利先生。请转告他……对,我还是想让他为我叫个医生。”
“我这就去。你能撑到我回来吗?”
昆赛特太太点点头,“能,谢谢了。但你得回来……告诉我。”
“当然啦。”
不到一分钟,那个年轻女人就回来了。“他马上就去请医生。我觉得你现在得休息一下。要不……”
昆赛特太太从洗手台边直起身子。“你是说他已经走了?”
“他抬脚就走了。”
昆赛特太太心想,现在只要甩掉这个女人就够了。她再次闭上眼,又睁开。“我知道这样有点儿过分……你已经这么好心了……但我女儿还在环美航空公司旁边的正门等我。”
“你想让我把她叫过来?带她到这儿?”
昆赛特太太拿起蕾丝手绢碰碰嘴唇。“太感激你了,真是给你添大麻烦了。”
“你肯定也会这么帮我的。怎么找到你女儿?”
“她穿了一件淡紫色长外套,戴着一顶白色带黄花的小帽子。还牵着一只小小的法国贵宾犬。”
那个文秘模样的女人笑了:“挺好认的。我很快就把她带来。”
“你真是太好了。”
那个女人走后,艾达·昆赛特只等了一小会儿。昆赛特太太心想:但愿这位临时的帮手不会浪费太多时间寻找那个自己胡编出来的穿淡紫色长外套的女儿,还有那只根本不存在的小法国贵宾犬。
这位来自圣迭戈的老妇人忍不住笑了,她离开洗手间,腿脚麻利地往外走。没有人拦她,于是她很快便混入航站楼熙攘的客流中消失不见了。
现在她琢磨着,要去蓝色大厅“D”和47号登机口应该往哪儿走呢?
对塔尼娅·利文斯顿来说,此刻听到2号航班的登机广播,真让人头疼。眼下,4架环美航空的班机都要离港,但进度各不相同。作为乘客关系维护员,塔尼娅正一一与它们联络。而且,她刚刚接待了一位刚从堪萨斯城入港,让人极为恼火的乘客。
那位乘客语速很快,气势汹汹地抱怨航空港员工搬运行李时极不小心,把他妻子的旅行皮箱弄坏了,箱子从传送带上出来的时候裂了一条缝。塔尼娅并不相信他说的话——那条缝不像是新开的——但还是提议当场解决他的诉求,赔偿他现金。环美航空和其他航空公司一样都会这么做。但具体说到赔偿金额,双方各执一词。塔尼娅觉得35美元赔他的皮箱绰绰有余,那名乘客却坚持要她赔45美元。最后两个人各让一步,40美元了事。但那位乘客却不知道,其实乘客关系维护员有权动用60美元解决恼人的索赔纠纷。就算怀疑他有心欺诈,航空公司也觉得马上花钱了事比双方僵持不下来得划算。按理说,如果行李有破损,在值机柜台办理托运的票务员应该会发现,但他们其实很少有人注意。因此,了解内情的乘客有时会用这种方法把破旧的行李箱换掉。
虽然也不是塔尼娅自己出钱,但如果觉得航空公司受了蒙骗,她还是不愿意让那些钻空子的小人轻易得逞。
现在,她把注意力转移到召集2号航班的散客上来,有些乘客才刚到。还好,在市区办好登机手续的乘客几分钟前已经坐着大巴赶到了航空港,大多数乘客现在已经被领到蓝色大厅“D”和47号登机口去了。塔尼娅决定,再过一两分钟她就亲自去47号登机口一趟,以防最后赶来的乘客在登机时出现什么问题。
× × ×
D·O·格雷罗在航站楼中央大厅的保险柜台前排队时,听到了2号航班的登机广播。
弗恩·德莫雷斯特机长看到的那个神色慌张、刚进来排队买保险的人就是格雷罗,他拿的小皮包里装着爆炸装置。
格雷罗从车上下来直奔保险售卖柜台,前面已经排了5个人了。两个女柜员正在为排在前面的两个客人办理手续,慢得让人抓狂。其中一个金发碧眼的女柜员胸部丰满,穿了一件低胸衬衫,此时正和面前的中年女顾客说个不停。那个女柜员建议她买一份保额更高的保险,而那个女人一直拿不定主意。显然,起码还得等20分钟才能轮到格雷罗,到时候2号航班说不定早飞走了。保险必须买,飞机也必须上。
广播里说,那趟航班正请旅客到47号登机口登机。格雷罗现在应该到登机口去。他感觉自己在浑身发抖。放在皮包提手上的两只手变得黏糊糊的。他再次看向自己的手表,和航站楼里的钟表对了对时间,这已经是他第20次对时间了。从2号航班的登机广播响起到现在已经过了6分钟。最后一遍广播……关闭舱门的通知……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他得想想办法。
D·O·格雷罗粗鲁地挤到队伍前头。这会儿已经顾不上别人的侧目或者责备了。一个人抗议道:“嘿,老兄,我们也排队等着呢。”格雷罗没理他,朝那个丰满的金发女柜员打了个招呼:“你好……我的航班已经开始登机了,飞罗马的那趟。我想买份保险。快来不及了。”
之前那个抗议的人继续说道:“那就别买了。下次来早一点儿。”
格雷罗想回他说:不会有下一次了。但他没这么说,再次招呼那位金发柜员:“帮帮我吧!”
他原以为会招来女柜员的一通呵斥,没想到她却热情地微微一笑。“你是说飞罗马?”
“对,对。已经让登机了。”
“我知道。”她又笑了,“环美航空的2号航班。‘金色商船’号。”
格雷罗心里着急得很,但还是注意到这位姑娘说话带着性感的欧洲口音,也许是匈牙利人。
D·O·格雷罗尽量保持镇静。“对。”
那位姑娘面带笑容转向后面排队等待的顾客。“这位先生时间真的很紧。相信大家不会介意我先替他办理。”
今晚不顺心的事太多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这次运气这么好。排队的几个人里传出几句嘟囔声,但之前那个抗议的人什么也没说。
那位姑娘拿出一张保险申请单,朝刚才她接待的那位女顾客笑笑。“很快就好。”然后,又对着格雷罗微笑起来。
他第一次意识到这个微笑那么管用,难怪其他人都没怎么反对。那位姑娘迎面看向他时,格雷罗感觉自己都快要融化了,而他平时是很少被女人打动的。而且,看着她胸前傲人的双峰,格雷罗以前还从没见过那么大的。
“我叫邦妮,”那位姑娘带着欧洲口音说道,“请问您的名字是?”她已经把圆珠笔准备好了。
× × ×
邦妮·波洛比奥夫是一位工作非常出色的航空港飞行保险售卖员。
她并不像D·O·格雷罗猜的那样来自匈牙利,而是翻过柏林墙从民主德国南部的格劳豪来到美国的。那时的邦妮还叫格雷琴·波洛比奥夫,相貌平平,胸也平平。某天晚上,她和两个男同伴一起翻越了柏林墙。两个年轻的男伴不小心被探照灯扫到,立刻被人击毙。他们俩的尸体被挂在铁丝网上一整天,以儆效尤。邦妮没被探照灯发现,在小规模扫射中躲过一劫,活了下来。大难不死,似乎成了她的一种本事。
后来,21岁的她以移民身份来到美国,用改变宗教信仰般的热情拥抱着美国的自由精神及其便利。她工作十分卖力,起初在一家医院打下手,因为她有过这方面的训练。晚上则兼职做女服务员。她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贝立兹语言培训班恶补英语,还能挤出时间上床——偶尔才会自己睡,通常是跟医院的实习医生混在一起。为了回报格雷琴与他们的肌肤之亲,这些实习医生便介绍她去注射硅酮隆胸。起初只是随便注射一点,最终演变为一场欢乐的小组实验,大家都想看看她的胸到底能变多大。幸好,没等她变成巨乳怪,格雷琴便再次凭借美国的自由精神离开了医院,找到一份赚钱更多的工作。期间,她被带到了华盛顿特区,游览了白宫、国会大厦和花花公子俱乐部。在这之后,格雷琴改名邦妮,变得更像美国人了。
现在,也就是一年半之后,邦妮·波洛比奥夫已经完全被同化了。她参加了亚瑟·莫里舞蹈培训班、蓝十字会和哥伦比亚唱片俱乐部,在卡森·皮里·斯科特百货公司有一个赊购账户,订阅了《读者文摘》和《电视指南》,还会分期购买《世界图书百科全书》,有一顶假发和一辆大众汽车,会收集赠品券,一直在吸毒。
邦妮还喜欢参加各种竞赛,尤其是有丰厚奖励的那种。推销保险是目前为止她最喜欢的一份工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保险公司的老板喜欢定期举行员工销售比赛,奖品是某样商品。眼下,他们就在进行这种比拼。比赛今晚结束。
正是因为这场比赛,邦妮听到D·O·格雷罗说要去罗马的时候态度才那么和蔼可亲。此刻,还差40分她就能赢得这次销售比赛的奖品(一把电动牙刷)了。今晚,她一度绝望地以为比赛结束之前自己凑不到总分了,因为她今天卖出去的保险单基本都是飞国内航线的,这些保单的保费都比较低,获得的竞赛得分也少。但是,如果能卖出一份最高保额的海外飞行保险,一下子就能获得25分。面对这唾手可得的分数,问题是:这个飞罗马的乘客要买多大的保险?还有,假如他买的不是最高保额,邦妮·波洛比奥夫能让他多买些吗?
一般是没问题的。邦妮只要一露出她那性感的招牌笑容——她已经学会利用这招,立马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再把身子凑到顾客面前,让胸部把他迷得神魂颠倒;最后再对他说,只要多加那么一点儿钱,就能获得多得多的赔偿款。这招往往屡试不爽,邦妮能成为出色的保险销售员靠的就是这个。
等D·O·格雷罗把名字拼完,邦妮问道:“先生,您想要哪种保险呢?”
格雷罗紧张地咽了下口水。“终身人寿保险——75000美元。”
话一出口,他便觉得嘴唇发干。突然害怕自己的话引起后面排队人的注意,那些人正紧盯着自己的后背。他的整个身子都在发抖,别人肯定注意到了。为了掩饰自己,他点上一支烟。可他手抖得厉害,火柴烟头都对不准。还好,那位姑娘正拿着笔准备填写“保险费”一栏,此时并未注意。
邦妮问他:“那您要付2美元50美分。”
“什么?……哦,对。”格雷罗总算把烟点着了,把火柴梗扔到一边。他将手伸进衣兜,想把仅有的一点儿钱拿出来。
“不过,这份保额挺低的。”邦妮·波洛比奥夫还空着“保险费”那一栏没写。她把身子往前凑了凑,胸部离客人更近了。她能感觉到,此时他正色眯眯地盯着她这对乳房出神,男人都这样。有时候,他们还想伸手摸上一下。不过,眼前的这个人倒没有这个想法。
“挺低?”格雷罗有些结结巴巴,不知如何是好。“我还以为……这就是最高的。”
就连邦妮也察觉到这个人现在太紧张了。她还以为是他马上要坐飞机的缘故。邦妮在柜台前露出一副让人神魂颠倒的微笑。
“哦,不是,先生。你可以买一份保额30万美元的保险。好多人都买这种,保险费只要10美元。说真的,花这么点儿钱买个心安,真不算贵了,对吧?”她一直保持着那副笑容,要是推销成功,还有不到20分奖品就到手啦。能不能获得那把电动牙刷就看他啦。
“你是说……要10美元?”
“没错……保额30万美元哦。”
D·O·格雷罗心想:之前可不知道这些。他一直以为75000美元就是航空港保险里面海外航线的最高保额了。一两个月前,他在另外一家航空港捡到一张保险单,上面就是这么写的。现在他想起来了,之前那张保险单是从自动售卖机里出来的。他根本没想过柜台上的保险额度会比它高那么多。
30万美元呐!
“好,”他急忙说,“请……好。”
邦妮莞尔一笑。“格雷罗先生,足额保险?”
他正打算点头同意,突然感到莫大的讽刺。也许他连这10美元都没有。他对邦妮说:“小姐……等一下!”然后,开始搜索衣兜,把所有钱都掏出来了。
后面排队的人开始有意见了。一开始,就不想让格雷罗插队的那个人冲邦妮抗议道:“你说他只用1分钟的!”
格雷罗找到4美元70美分。
两天前的晚上,格雷罗和伊内兹把他们仅有的钱全都凑在一起,他自己拿去8美元外加一点儿零钱。当掉伊内兹的戒指付完环美的机票预付款后,他还剩下一点儿钱,但他也不清楚到底还有多少。随后他又买饭、搭地铁、坐航空港大巴……他知道买飞行保险得花2.5美元,所以把这2.5美元小心地单独放在一个口袋里。除此之外,他就没管那么多了,只知道一旦上了2号航班,这钱就没什么用了。
“你要是没有现金,”邦妮·波洛比奥夫说,“给我开张支票也行。”
“我把支票本落家里了。”这是一句谎话,他口袋里就有支票本。但是,如果他开了支票,就会被拒收,保险马上就失效了。
邦妮继续给他出主意:“那用您的意大利里拉怎么样,格雷罗先生?我收里拉也行,会给您按合理汇率折算。”
他支吾道:“我没有意大利里拉。”话一出口,格雷罗不禁暗骂自己不该这么说。早先在市里办登机手续的时候,他要飞罗马却没带任何行李。现在,他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说自己没钱,美元和里拉都没有,这不是疯了吗?如果不是知道航班永远无法抵达目的地,谁会一件行李、一分钱都不带就往海外飞啊?
D·O·格雷罗提醒自己:这两件事——一件在市里,一件在这儿——除了自己心里清楚之外,别人并不会联系在一起。只有事后才会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但那时已经无关紧要了。现在,他的分析就跟之前从家里出来时一样:别人有多怀疑并不重要。关键还是确保找不到飞机残骸,销毁证据。
虽然刚才很失态,但他发现自己底气足了一些,这让他很是惊讶。
他又往保险柜台上那堆零钱里加了几枚硬币。然后,出乎意料地在一个内兜里找到一张5美元的纸币。
格雷罗难掩兴奋,惊呼道:“就是它了!凑够了!”还余出来1美元左右的零钱。
但此刻连邦妮·波洛比奥夫都起了疑心。这个男人想要投30万美元的保险额,她犹豫着没有下笔。
格雷罗在衣兜里翻来找去的时候,邦妮一直在观察他的神态。
这个男人要飞海外却没带什么钱,当然很奇怪。但这毕竟是人家自己的事,有很多理由可以解释这一点。最让她不安的是这个人的眼神,里面流露出一丝狂躁与偏执。根据过往经历,邦妮·波洛比奥夫认得这种神情。以前在其他人身上也见过。有时候——尽管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她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神态。
邦妮所在的保险公司有一条常设规定:如果购买飞行保险的人看上去神志不清、异常激动,或者是酩酊大醉,需要立即报告此人航班所属的那家航空公司。邦妮的问题是:像他这种情况符合这条规定吗?
她也不敢确定。
飞行保险售卖员有时也会私下讨论公司的这条规定。有几个姑娘不喜欢这条规定,或者干脆置之不理,有人抱怨说她们是来卖保险的,又不是来当半吊子免费心理医生的。还有人说,很多人在航空港买飞行保险时一开始都很紧张;她们又没有经过特殊训练,怎么可能分辨这些人到底是精神紧张还是神志不清?邦妮自己就从来没有举报过任何极度紧张的乘客。但她认识的一个姑娘举报过,可最后却发现那名被举报的乘客是某家航空公司的副总裁,只因妻子马上就要分娩才会激动得不能自已。总之,在举报乘客这件事上曾引起过各种麻烦。
邦妮还在犹豫。她一边数着格雷罗放在柜台上的钱,一边拖延时间。她不知道在旁边跟她一起工作的玛姬有没有注意到什么反常的情况。看来是没有。玛姬正忙着填写一份保单,赢取比分。
最后,还是邦妮·波洛比奥夫早年的人生经历帮她做了决定。在她成长过程中……欧洲被占,搭飞机到西欧,翻柏林墙……这些都教会她求生的本事,也让她养成了一些习惯: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该问的别问。自己的问题都还没解决,多嘴一问可能还会把自己扯进别人的麻烦里,自然是不可取的。
她不准备再问什么,也为了累积分数得到那把电动牙刷,邦妮·波洛比奥夫在D·O·格雷罗的飞行保险单上挥笔写下30万美元的人寿保险金额。
在去往2号航班47号登机口的途中,格雷罗把保单寄给了他的妻子伊内兹。
相关热词搜索:航空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