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李隆基风流成性
2021-02-06  作者:张梦还  来源:张梦还作品集  点击:

  看后来杨玉环和玄宗那般恩爱,此乎也不完全是玄宗倚君王之势,可能这位儿媳也贪图荣华富贵,此外,或者李隆基也有其“成熟”的“魅力”亦未可知。
  李隆基此人,对美女一向情重,但也一贯得新忘旧,当年赵丽妃极为得宠,但一有了武惠妃,立即忘了海誓山盟,把旧情人置诸脑后。
  他识得江采苹之时,认为洛阳和长安的后宫数千佳丽无人能及,但一见了漂亮的儿媳妇,马上把江采苹扔到九宵云外去了。
  他召杨玉环进宫,封为贵妃之时,乃是在江采苹进宫之后,这时玄宗已是五十几岁的人了,李瑁是武惠妃的儿子,杨玉环是李瑁的妻子,不难想见两人的岁数相差很远。
  李隆基对于这位贵妃娘娘之宠爱,唐代的几位大诗人都在诗中提到过,李白、杜甫,至於白居易的长恨歌,那是在以后了。
  杨玉环是四川成都人,她的曾祖父是隋炀帝杨广的亲侄儿,封蜀王,坐镇剑南,很关心民间疾苦,甚有政声。
  隋王朝垮台后,四川杨家这一支也衰落了,玉环三岁丧父,随伯父到洛阳,玉环自幼能歌善舞,是唐代三大著名舞者之一,后被选为寿王妃,然后更被公公看中,封贵妃,次于皇后一级。
  杨玉环的三位姐妹皆封国夫人,杜甫在丽人行里提到“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虢国夫人是玉环的三姐,玄宗的三姨,八姨封为秦国夫人,此外还有大姨,封韩国夫人。玉环的堂兄杨国忠,不消说权势薰天,后来位列丞相。
  李隆基一向对皇后和宠妃的外家都不错,但也从来没有达到像扬玉环这种程度。
  不少人提到玄宗和三姨虢国夫人不干不净,我认为根本值不得追问,李隆基风流成性,连儿媳都可以纳为宠妃,何况几位美丽的姨妹?照玄宗对杨家那种恩宠,实在太过份一些。
  李隆基是很懂得享受的,这时他的年纪也大,从五十多岁和杨玉环姊妹等人,一直风流快活到六十多七十岁,过的生活的确是天上才会有的,人世帝王大概也只有杨广才能与之相比较。
  可能李隆基比杨广过得更舒服、更享受。因为此君的文学艺术修养都比杨广高得多。
  玄宗擅于击鼓,通音律诗赋。他祭孔子有所感,写下五言律诗,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也看得出此人实在不俗。
  他之所以对玉环和她的姊妹皇恩浩荡,恐怕不单是美色,这几位女士想来也非常之善解人意。玄宗当时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但仍然搞赐浴华清池,谱霓裳羽衣曲。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令他感到自己依然青春年少,这才是最可贵的。
  当时在长安城中,最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首推“杨氏五侯”。
  杨氏五候指的杨贵妃三位姊姊,韩、虢、秦,三位国夫人,和她的两个哥哥,还不包括她的堂兄杨国忠在内。
  在玄宗纳儿媳为妃之前,先命她在宫中出家为女道士,赐名“太真”,无非是掩耳盗铃罢了。
  玄宗和杨玉环过了十几年“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的快乐时光,致於玄宗对杨氏满门之另眼相待,杨家姊妹弟兄炙手可热,奢靡浪费,当然不在话下。
  张祜的“集灵台”: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略扫蛾眉朝至尊。”
  意在言外,总而言之,玄宗一辈子享不尽的艳福,直到安禄山起兵作反。
  领河东、范阳、平卢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终于称兵作乱。
  唐代自高宗以后,就很难一见干戈。偶然有零星的战事,根本不算甚么,像安禄山这样处心积虑,发三镇之兵叛乱,那实在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加以承平日久,士不知兵,而且多年以来,玄宗用的宰相早已不是张九龄一流人物,李林甫奸险,杨国忠更是个饭桶。太平年间倒可以作威作福,一旦国家有难,哪里去找能够担当责任,只手挽狂澜的忠臣良将?
  当时唯一的知兵之士,可能只有一个老将哥舒翰。
  哥舒翰少年时颇有勇名,这时是陇右兼河西节度使,奉命镇守潼关。
  哥舒翰明知唐军久疏战阵,兼且武备久弛,缺乏训练,根本不能临阵,只有设防固守,徐图后计。
  但还是这位甚么也不懂的宰相杨国忠,视军事如儿戏,硬要哥舒翰出战破敌,终于一败涂地。
  张易之是武则天晚年两大面首之一,张易之被杀时,杨国忠刚出世,他的母亲带着他嫁到杨家为妾,改名杨钊,后得玄宗宠爱,改名国忠。
  杨国忠后来极得玄宗宠爱,不完全靠杨贵妃,他自己善于巴结,也确实有小聪明,问题是他无学识而想揽权,终于惹出大祸。
  杨国忠以王命传虎符,哥舒翰怎能抗拒,只得痛哭出关,一战而败,唐军死伤遍野,哥舒翰不得不降。
  潼关一失,长安难守,何况哥舒翰一去,玄宗不但无可战之兵,亦无可战之将。除了仓惶出奔之外,也实在没有办法。
  车驾到马嵬坡,六军哗变,杀杨国忠,逼玄宗赐杨贵妃死。到了这时,李隆基这一辈的好日子算是真正的过完了。
  途中百姓民众挽留车驾。玄宗只得留下太子李亨,授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北、河东、平卢节度使,召西北边兵,郭子仪、李光弼统兵八卫。玄宗自己仍然和高力士等人幸蜀。
  李亨也不是个很能干的人,倒是他的两个儿子,广平王李俶,建宁王李倓颇有谋略远见。随行的张良娣,太监李辅国,当时都表现得很好,再加上李亨的布衣之交李沁从家乡赶来辅佐,再有河西马裴冕,朔方留守杜鸿渐等人都能齐心效命,一时之间倒颇有中兴气象。
  安禄山本来也不是甚么知兵善战的人,更无帝王将相之具,左右也全是一批武夫,只不过玄宗朝廷上的官吏更差,杨国忠把持朝政,哪里会来人才?
  李亨这一留了下来,渐渐稳定了局势,李亨来到平凉,驻军灵武,於七月甲子日在武城南敌楼登帝位,封张良娣为淑妃,遥尊在蜀中的玄宗为太上皇。这一年的玄宗是七十二岁。
  李隆基即位之初,任用大公无私的姚崇为相,继而用方正敢言的宋璟为相,所以天下大治,后来用张九龄,张公当然是贤相,但当时武惠妃联同李林甫和他捣乱,应付起来也辛苦。
  及至张九龄罢相,李林甫掌权,朝纲败坏民不聊生,及至杨国忠为相,更搞得一团糟,李隆基又宠信安禄山,领三镇节度使,封东平郡王,祸由此发。终于搞垮了他的江山。
  李亨即位后,玄宗处境很难,不过他毕竟是个聪明人,他很明白自己到此时已经失去了一切,唯一剩下的是和李亨这一层父子关系。安禄山、史思明不足虑,但乱事平定之后,这个江山再不是自己的了。今后要过点好日子,不但得靠着儿子,还得倚赖这位儿媳。
  所以李亨一称帝,他便派使臣到灵武宣诏,并且将皇帝的玉玺册书传予李亨,而且把玉环平时乘骑的七宝鞍赐予张淑妃。
  这位张贵妃几时享受过这些?见了七宝金鞍满镶珠翠宝石,喜不自胜,不料李沁对李亨道:“方今四海未平,万岁当示人以俭约,请折鞍上珠玉,以备将来赐予有功将士。”
  肃宗对李沁言听计从,把个张淑妃气得要命。
  张淑妃在灵武生下儿子李佋,便起夺嫡之意。建宁王李倓性情刚直,常劝肃宗勿纳内言,张妃勾结李辅国,竟说动肃宗将李倓赐死。
  早年的张良娣,的确是个很贤德,很有胆识,很能帮助丈夫的女人。
  但后来一得富贵就完全变了,专权,误国,勾结李辅国,结党营私,玄宗遇到这么样的儿媳妇,也算倒了霉。

相关热词搜索:唐玄宗传奇

下一章:第三回 儿媳弄权悲晚运

上一章:第一回 连结姑母诛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