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冤魂不息
2025-09-29 作者:西门丁 来源:西门丁作品集 点击:
陆无涯醒来时,发觉自己躺在床上,伤口包扎了白纱布,一睁开眼睛便见到无荤。无荤叫道:“好啦,你醒来啦!刚才方丈说你只是中了迷魂针,醒来便没事,你觉得如何?”
陆无涯道:“没事啦,东西拿回来了否?”说着爬了起来,又道:“无荤,端碗水来喝。”
无荤边倒水边道:“老弟,今天贫僧才知道你武功如此厉害!嘿嘿,昨夜若非你,那批贼人已得手了!”他将水递给陆无涯。
陆无涯一口喝干,问道:“昨夜他们偷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金佛。”无荤压低声音道:“原来放在三尊大佛像前面的那尊小佛,是真金雕塑的,足足有二十多斤哩!”
陆无涯忖道:“青山归还活着,说明他已得到解药,凭他之武功,想吃饱饭有何困难,怎会将那二十多斤黄金放在眼内?何况与他同来的那三个人,武功亦不弱……”
无荤兀自啰啰唆唆地道:“老弟,你真厉害,临晕倒之前,还杀了一个贼人!”
陆无涯一怔,急问:“那人死了么?”
“吓!刀尖由后腰穿进去,由前腹透出来,还能不死?方丈与无尘还对他施救哩!”
陆无涯又问:“他可有供出他们的身份及目的么?”
“我不知道……”无荤忽然想起一事,忙道:“对啦,方丈交代你醒来后,须去见他。”
“哦?”陆无涯跳下床,心中揣测法光要见自己的原因。“我这就去。”他拉开房门便大步走出去。
无荤望着他的背影,喃喃地道:“他还好得真快!”
陆无涯走到法光禅房外,回头看天色未亮,恐他在休息,不由犹疑起来。房内及时传来法光的声音:“外面站的可是陆施主?”
陆无涯恭声道:“正是晚辈……打扰方丈休息……”
“进来吧。”陆无涯推门进去,法光正在敲打火石点灯。“坐椅上。”
陆无涯道:“晚辈犯了杀戒,不敢坐……”
法光呵呵笑道:“达摩也曾仗剑伏魔除妖哩!杀生也分好几种,若杀一魔能救十个善良百姓,难道出家人便袖手旁观,任由恶魔杀人乎?”
“多谢方丈解除晚辈心魔,幸好失物追了回来。”
法光问道:“陆施主,老衲几句话问你,若果方便你便回答,如果不方便……”
陆无涯截口道:“方丈但问无妨,晚辈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法光用赞许的目光看了他一眼。“今夜你是怎样发现有人到大殿偷东西?”
陆无涯将经过详细说了一遍。“晚辈自小受严格训练,不但听觉比常人敏感,而且感觉也比人强烈,是故往往危机临身前,便有所感应,从而做出应变!”
法光颔首:“你认识他们中的一人!”
“不错,他应该是晚辈往日的六师弟青山归,因为那种喷筒,只有蝙蝠才有。”
“只他才有喷筒?”
“不,九个师兄妹均有,不过男的,照弟子所知,除了我之外,只有他一人还活着,何况相处二十年,他的武功、身材也骗不了晚辈!”陆无涯道:“他是躲在寺外的大石后的,之前晚辈半点都不知道,也想不到他会做这种事!”
法光道:“老衲相信你。”
“不过晚辈仍然十分奇怪,那座金佛不过二十多斤重,怎会惹来四个高手觊觎?虽然晚辈那六弟生活荒唐,但他要弄钱并不困难……”
法光笑道:“因为他们意不在黄金的价值,而在乎其他。”
陆无涯一怔,脱口道:“难道金佛藏有秘密?”
“不错,里面有练功秘诀!”法光道:“金佛中空,藏了一张达摩祖师的伏魔掌法练功秘诀!”
陆无涯轻啊一声,道:“他们不知方丈已经知道此秘密,只道练功秘诀仍藏在金佛内?”法光点头,陆无涯又问:“这张秘诀是谁放进去的,这尊金佛又怎会在雪窦寺里?”
“此事要说起来十分长,你也不必知道,老衲也是在无意中发觉的,并且已暗中练成,因恐惹来麻烦,从来未施展过!”法光神色忽然一凝,沉声道:“此事你亦不可告诉任何人,包括寺内的和尚!”
陆无涯不知法光因何会将此秘密告诉自己,有点受宠若惊,嘴上却道:“晚辈懂得分寸。”
法光又问:“你是不是想在本寺出家?”
“万望方丈玉成。”
“你尘缘未了,先不落发……嗯,先当头陀吧,换上僧衣,加个发箍,在寺内出入也比较方便。”
陆无涯喜道:“如果有个法号,称呼起来便更加方便了!”
法光反问:“你喜欢用什么法号?”
陆无涯想了一下,道:“弟子用无垢,不知师父同意否?”
法光含笑道:“无垢……好,就叫无垢,你非正式弟子,以后仍称老衲方丈吧!后天晚上二更你再来此。记着,今夜你我说的话,不可告诉任何人!去吧。”陆无涯叩了一个响头才退出去,虽然不知法光因何要自己来见他,但估计不会是坏事,是以离开时的心情十分好。
无荤还在陆涯房内等他,一见他回来,便迫不及待地问道:“师父找你有什么事?”
“你猜?方丈答应让我留在寺里,先让我当头陀、穿僧衣,还赐了个法号给我。无垢,比你那荤好多了!”
“啍,法号不是好听不好听,你知道我为什么叫无荤么?因为我以前每顿非大鱼大肉不欢,来了这里最担心也是害怕自己会破戒,谁知无荤这个法号便让我五年不曾破过戒!”
“原来这法号也是你自己起的。”
无荤道:“我去拿两套僧衣给你,然后把早饭端进来……”话未说毕,外面已走进十多但和尚来,都是来探陆无涯的,见他无恙,自然高兴不已,纷纷赞扬他昨夜英勇。
无尘道:“想不到你武功这般高,真是失敬,日后有机会还得请你多多指点。”
陆无涯忙道:“无尘师兄这样说,不是要折杀小弟么?”
另一个叫无非的道:“你们两个都厉害,但再厉害也得吃饭!”于是众僧一起涌去饭堂。
陆无涯受的本是轻伤,加上寺里的金创药十分有效,两天后已无碍,晚上便去敲法光的门。
法光将他迎了进去,便道:“你一定十分奇怪,为何老衲要你在晚上来此……”
陆无涯道:“弟子猜想方丈一定是有重要的事要弟子去办。”
法光道:“你先盘膝运功,待老衲试试你的内功。”陆无涯依言盘膝于蒲团上,然后开始运功,法光盘膝其后,一掌按在后背上,陆无涯觉得他的内力源源透体而进,耳际又听他道:“无垢,运功抵御。”陆无涯立即运功催动内力迎上去。
只一会儿,法光便收掌,道:“你内力雄浑不足,老衲另传你一套心法,你练得其法者,进步将极快,听清楚。”言毕便令起口诀来,陆无涯只听了两遍,便记得一字不漏。接着法光他打一套罗汉给他看。看后摇头道:“形似而神不似,轻巧有余,沉稳不足。来,咱们比划比划,你可用任何功夫进攻,老衲只能罗汉拳应对!”
陆无涯大喜,知他是要指点自己的武功,又知他功力远在自己之上,因此放手进攻。蝙蝠所学极杂,几乎各门各派均有涉猎,但法光自始至终都以罗汉拳应付,甚至反击也是用罗汉拳。五十招后、法光呼停,摇头道:“可惜可惜,你本是一块美玉,奈何未遇良师。”
陆无涯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道:“请师父指教。”
这次法光并无反对他称他师父,道:“你回去依老衲的内功口诀练习,另外勤练罗汉拳,如果能得到罗汉拳的精义,对你的武功将有极大之提升,一个月后,老衲将要考核你。还有,你知老衲为何要指点你的武功么?
陆无涯道:“弟子不知,请师父教示。”
法光道:“看形势元军得快便会打进临安,大宋将亡,从此之后世间必成多事之境,相信本寺亦不能幸免,因此寺里必须有几个高手坐镇,如果你学得好者,老衲将让你当本寺的护法,你可愿意?”
陆无涯大喜,连声愿意。法光又道:“但你学了老衲的武功之后,可不能拿来欺侮善良,更不可滥杀无辜!”陆无涯欣然受教。法光挥手道:“去吧,若有不明,可于晚间来问老衲。还有,有他人在场时,不可称老衲师父。”陆无涯唯唯诺诺,拜谢而出。
自此之后,陆无涯日间烧饭,闲时练内功,晚上苦练罗汉拳。他边练边回忆法光是如何出招的,大有收获。
一个月之后,法光对他进行考核,对他的进步,表示惊讶。“再好好地练,老衲将授你达摩伏魔掌法。”陆无涯大喜,自是经常半夜到法光禅房求教,再一个月,法光果将伏魔掌法授他。
一年多眨眼间便过去,又到深冬,这天晚上下着大雪。陆无涯兴起,在雪地上练起伏魔掌来,练至酣处,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声势极是吓人,他自己都觉得十分满意。
忽在此时,传来一个叹息声,陆无涯瞿然一惊,转头望去,只见法光由柱后走了出来,这才知道,法光暗中观看其练习,连忙上前行礼:“师父因何叹息?是弟子练得不好?”
法光没有回答,走至场中也一招一式地演练起来,只见他忽快忽慢,状似柔弱无力,连雪花都不飘动。陆无涯十分奇怪,忖道:“莫非我练错了?”
心念未了,法光忽然对他发了一掌,一股暗劲透体来,将他震退了一步。陆无涯吃了一惊,正要反应,法光已经收掌走了过来。陆无涯上前抱拳道:“多谢师父指点,看来弟子是练错了方法。”
法光忙道:“一年的时间,你有此成绩,大出老衲意外,并非你练功有错,只是老衲要告诉你,莫以为自己已练得差不多了,其实这是一门易学难精的功夫。你以前教授你的师父,只求速成,不求火候、不求收敛,如此进步有限,今后你练习时,力道收发要留预几分力,多练习便渐渐能体会了!”
“多谢师父教导。”
法光心情很好,呵呵笑道:“这夜虽然下雪,但月色甚好,这等情景并不多见,无垢,趁此良夜陪老衲上山赏景如何?”陆无涯欣然答允,两人乃联袂上山。
冷月有点朦胧,却另有一种风姿。法光忽然问道:“无垢,你来本寺已一年多,可有什么收获?”
“远离繁嚣、远离红尘,心境平静多了,只是弟子有时觉得没事做有点闷。”
法光笑道:“这是常有的情形,故此老衲才着你到灶房工作,有事做,便少点胡思乱想了!”一顿问道:“难道你不想念你的家人?到底儿子还小,要不要趁过年时回家看看?”
陆无涯低头道:“弟子怕一回红尘,便……”
法光呵呵笑道:“这才是考验,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那才是真圣人哩,整天困在寺里,不做坏事,这有什么难?当然难的不是行动,最难的是心!”
“心?”陆无涯疑惑地望着法光。
法光颔首道:“所谓心便是妄念,要斩断妄念乃难之又难的事,有的人穷一辈子也做不到,有的人生活比较简单,比较容易做到。要修成正果,最好便是出家,在深山寺庙里生活,远离繁嚣,生活简单,要斩断妄念便比较容易了。”
“难怪高僧大多出于深山里的寺里!”
法光微微一笑,道:“也非如此,对佛之一道,真正能理解及体会,很多时候来自于顿悟……而顿悟求道之法,这里面牵涉的范围及问题,可就复杂了,因为很多时候,顿悟来自于对生活的体验……如此你可能觉得十分矛盾,生活在深山禅寺里,生活简单,这不是减少顿悟的机会?但生活在红尘里,生活是丰富了,灵台却常会为红尘蒙蔽,六根难断,妄念不绝,又何能顿悟?”
陆无涯道:“正是如此,师父可有以教我?”
“世事岂有绝对之事?故佛家讲究一个缘字,一切端视你有没有缘。当然,如果一个人妄念不绝,心中所藏,全是非份之想,又岂能对佛学有所理解?更遑论顿悟了。”
陆无涯沉吟道:“人本就有七情六欲,要杜绝妄念,这个……”
法光笑道:“对寻常人来说,虽有妄念,但只要能临危勒马,仍能受世人称许,因此你想出家,老衲一直未肯答应,这是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
陆无涯再问:“方丈将武林绝学,达摩伏魔掌传授予弟子,不知是否另有深意?”
法光仰望夜空,轻叹一声:“时值乱世,世人之生命如同灯草,老衲授你绝学,一来是不想让此绝学随老衲而没;二来希望你在本寺生活过一段日子,能培养出一点慈悲心,他日凭此绝学可造福人群,请勿令老衲失望,切切。”
陆无涯连忙行礼:“晚辈这半年多来在方丈的亲灼下,受益良多,绝不敢稍忘方丈之教导!”
“阿弥陀佛,有无垢此言,老衲便老怀安慰了!他日雪窦寺若然有难,仍盼你能施以援手!”
陆无涯急道:“雪窦寺便是弟子安身立命之所,岂有袖手旁观之理?”忽然心头一动,急问:“师父认为弟子会下山?”
“阿弥陀佛,佛云:不可说,不可说。”法光一拂袖道:“一切随缘,下山去吧。”他当先下山,陆无涯望着他的后背,双眼露出疑惑之色。
说也奇怪,经法光一提,陆无涯凡心顿起,不时想起儿子来,心境再难平静。这天他去敲法光的禅房,未曾开口,法光已在房内问道:“你是否心境难平?”
“正是,请师父赐教。”
法光道:“老衲早已说过,一切随缘,既然想念儿子,便下山去看他吧。早去早回,路上不靖,一切小心。”
陆无涯嘘了一口气,道:“如此晚辈明早便下山,也请师父保重。”他退回去,向无荤等人告别,随身东西不多,他稍作收拾,次日一早,带上一包素菜包子,便下山去了。
到山下取了马匹,心想元军即将攻至临安,日后再去西湖可能不大方便,是以决定先上西湖拜祭两位妻子。一路上,虽未见元兵,但人心惶惶,忐忑不安之情举目能见,更不时见到合家南迁之景,陆无涯暗叹一声:“我在山上多时,世间情况全不知道,谁能改变此一情况?恐怕在寺内修真礼佛念经,于乱世之中,是难有作为了!”
幸好一路平安,两天后,陆无涯已到了临安。入城时,已近黄昏,陆无涯先买齐了祭品,然后找了家小客栈投宿。他如今是头陀,恐小二误会,先端出银子来,开了一间小房,洗掉一身风尘,再出店吃饭。
他点了一碟红烧头腐、一碟炒青菜,几个馒头,边吃边打量四周。只见店内食客不多,掌柜及店小二都是满脸愁容,看来大家都因难测未来的命运,而担忧不已。饭后回客栈取了祭品,信步走向西湖。
人未至,已听到一片丝竹声,他心头一怔,心想是谁在宴客?快走过去,只见湖畔停着几艘画舫,丝竹声及闹笑声,随风送至。俄顷,一乘暖轿如飞而至,岸边即有人呼道:“杨大人驾到,准备起锚!”
陆无涯心中大怒:“国之将亡,这干官员尚在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前线宋兵,怎能不败!”忽然想起杜牧的七绝诗:“泊秦淮”来: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心头悲愤难抑,忽然发出一道长啸,此时他功力大进,啸声隆隆发发,穿云裂石,传出数里之遥,声势极是吓人!啸声未毕,人已如怒马奔腾向白堤驰去!
啸声震惊了画舫上的官员,有人探头喝道:“大人他在此饮宴,那个不知死活的人在此放肆,不要命了么?”
陆无涯怒道:“国家有难,你们身为朝廷命官,居然在此时花天酒地,无视国家及百姓的安危,明日再见到你们,便请小心你们项上人头!”
他这几句话用内力送出,画舫内的人,只觉得仿佛有人在耳边说话般,不由都脸上变色,连忙吩咐粉头们停住了丝竹。陆无涯冷啍一声,径自走到紫玉花、白若冰及黄河浪的坟前。
祭品刚摆上来,天上便开始飘下细雪来。陆无涯登时想起当年与紫玉花在西湖畔,踏雪漫步之情景来,悲痛难抑,低声吟哦起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吟至后面,两行热泪已经淌了下来,融化了沾在脸上的雪花。今夜虽无月,但词中的其他情景,与眼前的几乎一样,怎能不触动痛处?
雪越下越大,陆无涯踯躅在回程路上,湖上那几艘画舫,正缓缓泊岸,陆无涯本想教训一下那几个狗官,想起法光的话,便硬生生忍住了。心想杀了这几只狗官,看来大宋也是回天无力,徒污了自己双手。
次日一早,陆无涯买了一大包素菜包子及馒头,骑马西出急行。这一带地面,他走动过多次,可谓老马识途,是以路上也不投宿,日夕赶路,人马累了便在树林内歇息。四天之后,已到白际山下,他买了几斤肉,将马匹寄放给农家,便拾级而登。
到家门口,只见韩胜珠正抱着自己的儿子,她自己的儿子向光明,蹲在地上挖泥玩耍,顾小媚挺着肚子,坐在藤椅上缝制衣服,看到这情景,陆无涯便觉心底升起一股暖流,喉头干涩地叫了一声:大姐!
韩胜珠一怔,抬头望及他,惊喜地道:“善儿,你爹回来了!”
陆无涯一步跨过篱笆,问道:“你们都好么?”
顾小媚喜道:“三公子,咱们都好,善儿也乖,已能自己走路了。快过年了,你回来正好,昨晚赖大哥还在念三公子不知会否回家过年哩,想不到你今天便到了,正好可以一家团聚!”
陆无涯一把接过儿子,转头问道:“赖彪呢?”
顾小媚收拾针线,道:“他去抓鱼,早知你回来,便让他多抓几条回来!”
韩胜珠低声问道:“涯弟,你、你出家了么?”
“寺里过了一年半,方丈说我尘缘未了,只许小弟带发修行。”陆无涯笑笑。“这副行头,走路方便。”
韩胜珠暗嘘一口气,笑道:“你如已出家,还得为你准备素菜哩。光明儿,快叫姨丈!”那小子看了陆无涯一眼,怯生生地唤了声姨丈,便撒腿跑进屋里了。韩胜珠又对陆怀善道:“善儿,你爹来看你了,快叫爹。”
陆怀善从未见过爹,忽然见一个长发披肩的男人,哪里敢叫,将头伏在姨母怀内。
陆无涯一把将他抱过去,道:“外面风大,都进屋去吧。”把猪肉交给顾小媚,几个人便走进屋内。陆无涯自包袱内掏出一包茶叶来,道:“雪窦山上产的绿茶,十分清香甘甜,你们尝尝。”顾小媚忙去烧水。
韩胜珠问道:“涯弟,你这次回来是短聚,还是要久留下来?”
陆无涯轻叹一声:“过了年便要回寺,明天我先上山去拜祭一下玉妹。善儿年小,全靠大姐你抚养,大恩大德,我父子不敢或忘。”
“你儿子便是我姨甥,一家人还说这种话?何况光明儿也多个人做伴。”韩胜珠叹息道:“只是有时候想起家里的老母亲及兄弟们,心里十分难受……涯弟,你可有他们消息?”
陆无涯摇头道:“若有消息,小弟一定会通知你。岳父虽然……咳咳,但岳母大人却是无辜的,还有三哥及六哥,应该也是不知内情。”
“老鹰可有找你?”
陆无涯摇头道:“他未必认识小弟,大姐不必担心。”拉扯了一阵,水已开了,顾小媚沏上茶,未喝,已是满室生香,都赞不绝口。就在此刻,赖彪回家了,见到陆无涯喜不自胜。
陆无涯笑道:“你要做父亲了,我也得恭喜你。”
赖彪黑脸透出红晕,羞涩地道:“这还不全仗三公子做的媒人,赖彪这辈子有今天,全拜三公子所赐!”
“你们是千里姻缘一线牵,我只是因利乘便。”
一家人只顾说话,顾小媚忽然叫了起来:“哎唷,天晚了,还未烧饭哩!”
陆无涯回家之后,又温暖,又觉得有点陌生,更有几分不习惯,因自己逃避责任,面对韩胜珠更有几分愧仄,是以并没有之前想象中的快乐。因此初四他本就要回雪窦寺,韩胜珠却要留他至初八,顾小媚忙道:“不,应该过了元宵节再走,元宵是团圆的节日,错过今番,也不知三公子何时才能再回家过节!”
韩胜珠及赖彪都在旁相劝,陆无涯暗吸一口气道:“好,那就十六再走,趁这几天我得考验一下你们的武功。时值乱世,武功不好,不足以保命!”
韩胜珠道:“说得好,所以如果咱们武功不足以自保,可是你的责任,莫忘记你的宝贝儿子也在这里!”陆无涯苦笑一声,果然用心指点他们的武功,当然不会传授达摩伏魔掌法给他们,临别那一晚,陆无涯抱着儿子一起睡,颇有难以割舍之感。
离开白际山,陆无涯心情十分复杂,忖道:“师父说得不错,人要斩断妄念,实在难如登天,看来我这种人,就算出家也修不成正果,只是多了个避世的人罢了!”
去时匆匆,回程时他却随遇而行,该停就停,该投宿便投宿,结果走了六天才抵雪窦山下。寄放好马匹,便快步上山。到寺内,无荤等伙头都围住他问东问西,陆无涯笑道:“待小弟先去见方丈,再来跟诸位欢聚。”
见到法光,只见他慈祥地笑问:“无垢,这次下山可有什么感觉?”
陆无涯叹息道:“弟子是次下山……没有收获,只是多了许多妄念,令心绪难以安宁,似乎那半年的修炼,全没起作用……”
法光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认为之前的修炼很有成绩?”
陆无涯低头道:“起码那时候,没有那么多妄念……”
“如果心已坚,又怎会一下山便妄念不绝?这只说明以前你之所以没妄念,只是环境造就,并非真实的。你这次下山的收获,其中有一点便是你已清楚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
陆无涯无奈地道:“实际的情况,便是那半年弟子是完全白费了!”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无垢,你不可灰心,事实上你从未用功修炼过,又何必耿耿于怀?”
法光从不讲高深的佛理,但他所说又令陆无涯折服。两人在禅房里倾谈了个多时辰,最后陆无涯才满意地离开。
一切随缘,他仍一如既往,用功在武功上,远远多过在佛经上。这天,一个小和尚忽然拿了一封信到灶房。“无垢师兄,你有一封信。”
陆无涯讶然问道:“此信从何而来?”
小和尚道:“刚才我在外院扫地时,无意中发现地上有一封信,捡起一看,信封上写着你的俗家姓名哩。”
陆无涯接来一看,果然写着陆无涯亲启五个字,连忙谢过小和尚,走过一边撕开椷口取信阅之,他未看信心头已泛上一丝不祥之念。除了韩胜珠之外,无人知他在此安身,莫非家里出了事?可是一看之后,他登时呆住了:
绿老三如晤。虽然这是老夫第一次写信给你,但彼此实已神交多时,老夫对你的表现,一直十分欣赏,并深以为傲。闲话表过,当年你跟乌鸦之间的协议,本以为你已完成,最近方知道,高天扬并未被你杀死,而是你以狡计瞒过乌鸦而已,换而言之,你至今尚欠一笔生意。
今有一宗生意十分适合你,是刺杀元朝大官,这对你对大宋对大汉民族,均有莫大之好处,同时亦符合你从善之心,请于三天内出发,速赶至大都。联络方法见另纸,另者,老夫会派人协助你,此笔生意做成之后,彼此账清,尔后互不相欠。老鹰亲笔。
陆无涯看后,倒抽了一口冷气,万料不到自己躲在雪窦寺里,仍逃不过老鹰的掌心,真是冤魂不息啊。他见无荤走过来,忙将信收了起来,道:“无荤师兄,我有事找方丈商量,请你代劳一下!”言毕匆匆而去。
法光看了信之后,反问:“无垢,你有什么打算?”
陆无涯沉吟道:“弟子怕他会对本寺不利,故想先离开避他一阵。”
法光沉吟道:“这种小人,料不敢公然打本寺主意,因为本寺有皇上的御赐石碑,你且不必理会,照常作息,照常做功课。”
陆无涯离开法光禅房,心情依然不能平静,忽然忖道:“三日后如果我仍留在本寺,料他会再来,届时我便躲在一边,待他来便……”主意打定心头稍定,便依旧作息,只是晚上躲在房内练武,再不至院子里去。
第三天,陆无涯向无荤请假,谎说下山办事,却暗中躲在山下大石后守候。他一对眼睛对眼前之物毫不放松,只吃干粮。可是今天只有两个香客上山,一个媳妇扶着一位老婆婆上山,陆无涯大为失望,但他仍不放弃,一直候至半夜,仍不离开。
看看天色已亮,已是第四天,陆无涯带着一身露水回去。进房之后,因疲累,和衣往床上躺下去,目光一及,登时跳了起来,因为他看到床上端端正正地搁着一封信。
他看信封上的字迹,他便知道是老鹰找上门了,忙折开阅之:
字喻绿老三。三日限期已过,你竟将老夫的话当作耳边风,老夫也不会客气,已将你一家人请到一安全的地方保让起来,当然也包括令郎在内。希望你立即上路,莫迫老夫做出不愿意做的事来,切切。老鹰亲笔。
陆无涯看后,只觉手脚冰冷,他儿子固然重要,但韩胜珠母子及赖彪夫妇,却是无辜的,更不能因为自己而招来生命危险!他深深吸了一口气,镇定一下,然后又拿着信到方丈室找法光。今番无论法光如何安慰他,他都已决定立即离开雪窦寺!
乌鸦行事已如此不择手段,那老鹰相信更有过之,而无不及,法光对自己恩重如山,他绝不能让雪窦寺和法光受到任何骚扰!
一个时辰后,他便下山了,沿途不断挥鞭赶路,这次回去跟上次有天渊之别,他挨饥忍渴,日夕赶路,几乎把马匹累坏,第三天晚上,便到达白际山下。仍将马匹寄放在上次那家人处,迫不及待,飞身上山。
今夜有月,照得山路十分明亮,更添方便。陆无涯一口气跑到家门外,只见大门紧闭,篱笆内外毫无打斗的迹象,陆无涯稍为放心,一跃而进,呼道:“大姐、大姐!”
奔到大门外未见有回音,陆无涯一急之下,飞起一脚,将门踢开,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冲了进去!
陆无涯道:“没事啦,东西拿回来了否?”说着爬了起来,又道:“无荤,端碗水来喝。”
无荤边倒水边道:“老弟,今天贫僧才知道你武功如此厉害!嘿嘿,昨夜若非你,那批贼人已得手了!”他将水递给陆无涯。
陆无涯一口喝干,问道:“昨夜他们偷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金佛。”无荤压低声音道:“原来放在三尊大佛像前面的那尊小佛,是真金雕塑的,足足有二十多斤哩!”
陆无涯忖道:“青山归还活着,说明他已得到解药,凭他之武功,想吃饱饭有何困难,怎会将那二十多斤黄金放在眼内?何况与他同来的那三个人,武功亦不弱……”
无荤兀自啰啰唆唆地道:“老弟,你真厉害,临晕倒之前,还杀了一个贼人!”
陆无涯一怔,急问:“那人死了么?”
“吓!刀尖由后腰穿进去,由前腹透出来,还能不死?方丈与无尘还对他施救哩!”
陆无涯又问:“他可有供出他们的身份及目的么?”
“我不知道……”无荤忽然想起一事,忙道:“对啦,方丈交代你醒来后,须去见他。”
“哦?”陆无涯跳下床,心中揣测法光要见自己的原因。“我这就去。”他拉开房门便大步走出去。
无荤望着他的背影,喃喃地道:“他还好得真快!”
× × ×
陆无涯走到法光禅房外,回头看天色未亮,恐他在休息,不由犹疑起来。房内及时传来法光的声音:“外面站的可是陆施主?”
陆无涯恭声道:“正是晚辈……打扰方丈休息……”
“进来吧。”陆无涯推门进去,法光正在敲打火石点灯。“坐椅上。”
陆无涯道:“晚辈犯了杀戒,不敢坐……”
法光呵呵笑道:“达摩也曾仗剑伏魔除妖哩!杀生也分好几种,若杀一魔能救十个善良百姓,难道出家人便袖手旁观,任由恶魔杀人乎?”
“多谢方丈解除晚辈心魔,幸好失物追了回来。”
法光问道:“陆施主,老衲几句话问你,若果方便你便回答,如果不方便……”
陆无涯截口道:“方丈但问无妨,晚辈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法光用赞许的目光看了他一眼。“今夜你是怎样发现有人到大殿偷东西?”
陆无涯将经过详细说了一遍。“晚辈自小受严格训练,不但听觉比常人敏感,而且感觉也比人强烈,是故往往危机临身前,便有所感应,从而做出应变!”
法光颔首:“你认识他们中的一人!”
“不错,他应该是晚辈往日的六师弟青山归,因为那种喷筒,只有蝙蝠才有。”
“只他才有喷筒?”
“不,九个师兄妹均有,不过男的,照弟子所知,除了我之外,只有他一人还活着,何况相处二十年,他的武功、身材也骗不了晚辈!”陆无涯道:“他是躲在寺外的大石后的,之前晚辈半点都不知道,也想不到他会做这种事!”
法光道:“老衲相信你。”
“不过晚辈仍然十分奇怪,那座金佛不过二十多斤重,怎会惹来四个高手觊觎?虽然晚辈那六弟生活荒唐,但他要弄钱并不困难……”
法光笑道:“因为他们意不在黄金的价值,而在乎其他。”
陆无涯一怔,脱口道:“难道金佛藏有秘密?”
“不错,里面有练功秘诀!”法光道:“金佛中空,藏了一张达摩祖师的伏魔掌法练功秘诀!”
陆无涯轻啊一声,道:“他们不知方丈已经知道此秘密,只道练功秘诀仍藏在金佛内?”法光点头,陆无涯又问:“这张秘诀是谁放进去的,这尊金佛又怎会在雪窦寺里?”
“此事要说起来十分长,你也不必知道,老衲也是在无意中发觉的,并且已暗中练成,因恐惹来麻烦,从来未施展过!”法光神色忽然一凝,沉声道:“此事你亦不可告诉任何人,包括寺内的和尚!”
陆无涯不知法光因何会将此秘密告诉自己,有点受宠若惊,嘴上却道:“晚辈懂得分寸。”
法光又问:“你是不是想在本寺出家?”
“万望方丈玉成。”
“你尘缘未了,先不落发……嗯,先当头陀吧,换上僧衣,加个发箍,在寺内出入也比较方便。”
陆无涯喜道:“如果有个法号,称呼起来便更加方便了!”
法光反问:“你喜欢用什么法号?”
陆无涯想了一下,道:“弟子用无垢,不知师父同意否?”
法光含笑道:“无垢……好,就叫无垢,你非正式弟子,以后仍称老衲方丈吧!后天晚上二更你再来此。记着,今夜你我说的话,不可告诉任何人!去吧。”陆无涯叩了一个响头才退出去,虽然不知法光因何要自己来见他,但估计不会是坏事,是以离开时的心情十分好。
无荤还在陆涯房内等他,一见他回来,便迫不及待地问道:“师父找你有什么事?”
“你猜?方丈答应让我留在寺里,先让我当头陀、穿僧衣,还赐了个法号给我。无垢,比你那荤好多了!”
“啍,法号不是好听不好听,你知道我为什么叫无荤么?因为我以前每顿非大鱼大肉不欢,来了这里最担心也是害怕自己会破戒,谁知无荤这个法号便让我五年不曾破过戒!”
“原来这法号也是你自己起的。”
无荤道:“我去拿两套僧衣给你,然后把早饭端进来……”话未说毕,外面已走进十多但和尚来,都是来探陆无涯的,见他无恙,自然高兴不已,纷纷赞扬他昨夜英勇。
无尘道:“想不到你武功这般高,真是失敬,日后有机会还得请你多多指点。”
陆无涯忙道:“无尘师兄这样说,不是要折杀小弟么?”
另一个叫无非的道:“你们两个都厉害,但再厉害也得吃饭!”于是众僧一起涌去饭堂。
× × ×
陆无涯受的本是轻伤,加上寺里的金创药十分有效,两天后已无碍,晚上便去敲法光的门。
法光将他迎了进去,便道:“你一定十分奇怪,为何老衲要你在晚上来此……”
陆无涯道:“弟子猜想方丈一定是有重要的事要弟子去办。”
法光道:“你先盘膝运功,待老衲试试你的内功。”陆无涯依言盘膝于蒲团上,然后开始运功,法光盘膝其后,一掌按在后背上,陆无涯觉得他的内力源源透体而进,耳际又听他道:“无垢,运功抵御。”陆无涯立即运功催动内力迎上去。
只一会儿,法光便收掌,道:“你内力雄浑不足,老衲另传你一套心法,你练得其法者,进步将极快,听清楚。”言毕便令起口诀来,陆无涯只听了两遍,便记得一字不漏。接着法光他打一套罗汉给他看。看后摇头道:“形似而神不似,轻巧有余,沉稳不足。来,咱们比划比划,你可用任何功夫进攻,老衲只能罗汉拳应对!”
陆无涯大喜,知他是要指点自己的武功,又知他功力远在自己之上,因此放手进攻。蝙蝠所学极杂,几乎各门各派均有涉猎,但法光自始至终都以罗汉拳应付,甚至反击也是用罗汉拳。五十招后、法光呼停,摇头道:“可惜可惜,你本是一块美玉,奈何未遇良师。”
陆无涯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道:“请师父指教。”
这次法光并无反对他称他师父,道:“你回去依老衲的内功口诀练习,另外勤练罗汉拳,如果能得到罗汉拳的精义,对你的武功将有极大之提升,一个月后,老衲将要考核你。还有,你知老衲为何要指点你的武功么?
陆无涯道:“弟子不知,请师父教示。”
法光道:“看形势元军得快便会打进临安,大宋将亡,从此之后世间必成多事之境,相信本寺亦不能幸免,因此寺里必须有几个高手坐镇,如果你学得好者,老衲将让你当本寺的护法,你可愿意?”
陆无涯大喜,连声愿意。法光又道:“但你学了老衲的武功之后,可不能拿来欺侮善良,更不可滥杀无辜!”陆无涯欣然受教。法光挥手道:“去吧,若有不明,可于晚间来问老衲。还有,有他人在场时,不可称老衲师父。”陆无涯唯唯诺诺,拜谢而出。
自此之后,陆无涯日间烧饭,闲时练内功,晚上苦练罗汉拳。他边练边回忆法光是如何出招的,大有收获。
一个月之后,法光对他进行考核,对他的进步,表示惊讶。“再好好地练,老衲将授你达摩伏魔掌法。”陆无涯大喜,自是经常半夜到法光禅房求教,再一个月,法光果将伏魔掌法授他。
× × ×
一年多眨眼间便过去,又到深冬,这天晚上下着大雪。陆无涯兴起,在雪地上练起伏魔掌来,练至酣处,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声势极是吓人,他自己都觉得十分满意。
忽在此时,传来一个叹息声,陆无涯瞿然一惊,转头望去,只见法光由柱后走了出来,这才知道,法光暗中观看其练习,连忙上前行礼:“师父因何叹息?是弟子练得不好?”
法光没有回答,走至场中也一招一式地演练起来,只见他忽快忽慢,状似柔弱无力,连雪花都不飘动。陆无涯十分奇怪,忖道:“莫非我练错了?”
心念未了,法光忽然对他发了一掌,一股暗劲透体来,将他震退了一步。陆无涯吃了一惊,正要反应,法光已经收掌走了过来。陆无涯上前抱拳道:“多谢师父指点,看来弟子是练错了方法。”
法光忙道:“一年的时间,你有此成绩,大出老衲意外,并非你练功有错,只是老衲要告诉你,莫以为自己已练得差不多了,其实这是一门易学难精的功夫。你以前教授你的师父,只求速成,不求火候、不求收敛,如此进步有限,今后你练习时,力道收发要留预几分力,多练习便渐渐能体会了!”
“多谢师父教导。”
法光心情很好,呵呵笑道:“这夜虽然下雪,但月色甚好,这等情景并不多见,无垢,趁此良夜陪老衲上山赏景如何?”陆无涯欣然答允,两人乃联袂上山。
冷月有点朦胧,却另有一种风姿。法光忽然问道:“无垢,你来本寺已一年多,可有什么收获?”
“远离繁嚣、远离红尘,心境平静多了,只是弟子有时觉得没事做有点闷。”
法光笑道:“这是常有的情形,故此老衲才着你到灶房工作,有事做,便少点胡思乱想了!”一顿问道:“难道你不想念你的家人?到底儿子还小,要不要趁过年时回家看看?”
陆无涯低头道:“弟子怕一回红尘,便……”
法光呵呵笑道:“这才是考验,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那才是真圣人哩,整天困在寺里,不做坏事,这有什么难?当然难的不是行动,最难的是心!”
“心?”陆无涯疑惑地望着法光。
法光颔首道:“所谓心便是妄念,要斩断妄念乃难之又难的事,有的人穷一辈子也做不到,有的人生活比较简单,比较容易做到。要修成正果,最好便是出家,在深山寺庙里生活,远离繁嚣,生活简单,要斩断妄念便比较容易了。”
“难怪高僧大多出于深山里的寺里!”
法光微微一笑,道:“也非如此,对佛之一道,真正能理解及体会,很多时候来自于顿悟……而顿悟求道之法,这里面牵涉的范围及问题,可就复杂了,因为很多时候,顿悟来自于对生活的体验……如此你可能觉得十分矛盾,生活在深山禅寺里,生活简单,这不是减少顿悟的机会?但生活在红尘里,生活是丰富了,灵台却常会为红尘蒙蔽,六根难断,妄念不绝,又何能顿悟?”
陆无涯道:“正是如此,师父可有以教我?”
“世事岂有绝对之事?故佛家讲究一个缘字,一切端视你有没有缘。当然,如果一个人妄念不绝,心中所藏,全是非份之想,又岂能对佛学有所理解?更遑论顿悟了。”
陆无涯沉吟道:“人本就有七情六欲,要杜绝妄念,这个……”
法光笑道:“对寻常人来说,虽有妄念,但只要能临危勒马,仍能受世人称许,因此你想出家,老衲一直未肯答应,这是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
陆无涯再问:“方丈将武林绝学,达摩伏魔掌传授予弟子,不知是否另有深意?”
法光仰望夜空,轻叹一声:“时值乱世,世人之生命如同灯草,老衲授你绝学,一来是不想让此绝学随老衲而没;二来希望你在本寺生活过一段日子,能培养出一点慈悲心,他日凭此绝学可造福人群,请勿令老衲失望,切切。”
陆无涯连忙行礼:“晚辈这半年多来在方丈的亲灼下,受益良多,绝不敢稍忘方丈之教导!”
“阿弥陀佛,有无垢此言,老衲便老怀安慰了!他日雪窦寺若然有难,仍盼你能施以援手!”
陆无涯急道:“雪窦寺便是弟子安身立命之所,岂有袖手旁观之理?”忽然心头一动,急问:“师父认为弟子会下山?”
“阿弥陀佛,佛云:不可说,不可说。”法光一拂袖道:“一切随缘,下山去吧。”他当先下山,陆无涯望着他的后背,双眼露出疑惑之色。
× × ×
说也奇怪,经法光一提,陆无涯凡心顿起,不时想起儿子来,心境再难平静。这天他去敲法光的禅房,未曾开口,法光已在房内问道:“你是否心境难平?”
“正是,请师父赐教。”
法光道:“老衲早已说过,一切随缘,既然想念儿子,便下山去看他吧。早去早回,路上不靖,一切小心。”
陆无涯嘘了一口气,道:“如此晚辈明早便下山,也请师父保重。”他退回去,向无荤等人告别,随身东西不多,他稍作收拾,次日一早,带上一包素菜包子,便下山去了。
到山下取了马匹,心想元军即将攻至临安,日后再去西湖可能不大方便,是以决定先上西湖拜祭两位妻子。一路上,虽未见元兵,但人心惶惶,忐忑不安之情举目能见,更不时见到合家南迁之景,陆无涯暗叹一声:“我在山上多时,世间情况全不知道,谁能改变此一情况?恐怕在寺内修真礼佛念经,于乱世之中,是难有作为了!”
幸好一路平安,两天后,陆无涯已到了临安。入城时,已近黄昏,陆无涯先买齐了祭品,然后找了家小客栈投宿。他如今是头陀,恐小二误会,先端出银子来,开了一间小房,洗掉一身风尘,再出店吃饭。
他点了一碟红烧头腐、一碟炒青菜,几个馒头,边吃边打量四周。只见店内食客不多,掌柜及店小二都是满脸愁容,看来大家都因难测未来的命运,而担忧不已。饭后回客栈取了祭品,信步走向西湖。
人未至,已听到一片丝竹声,他心头一怔,心想是谁在宴客?快走过去,只见湖畔停着几艘画舫,丝竹声及闹笑声,随风送至。俄顷,一乘暖轿如飞而至,岸边即有人呼道:“杨大人驾到,准备起锚!”
陆无涯心中大怒:“国之将亡,这干官员尚在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前线宋兵,怎能不败!”忽然想起杜牧的七绝诗:“泊秦淮”来: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心头悲愤难抑,忽然发出一道长啸,此时他功力大进,啸声隆隆发发,穿云裂石,传出数里之遥,声势极是吓人!啸声未毕,人已如怒马奔腾向白堤驰去!
啸声震惊了画舫上的官员,有人探头喝道:“大人他在此饮宴,那个不知死活的人在此放肆,不要命了么?”
陆无涯怒道:“国家有难,你们身为朝廷命官,居然在此时花天酒地,无视国家及百姓的安危,明日再见到你们,便请小心你们项上人头!”
他这几句话用内力送出,画舫内的人,只觉得仿佛有人在耳边说话般,不由都脸上变色,连忙吩咐粉头们停住了丝竹。陆无涯冷啍一声,径自走到紫玉花、白若冰及黄河浪的坟前。
祭品刚摆上来,天上便开始飘下细雪来。陆无涯登时想起当年与紫玉花在西湖畔,踏雪漫步之情景来,悲痛难抑,低声吟哦起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吟至后面,两行热泪已经淌了下来,融化了沾在脸上的雪花。今夜虽无月,但词中的其他情景,与眼前的几乎一样,怎能不触动痛处?
雪越下越大,陆无涯踯躅在回程路上,湖上那几艘画舫,正缓缓泊岸,陆无涯本想教训一下那几个狗官,想起法光的话,便硬生生忍住了。心想杀了这几只狗官,看来大宋也是回天无力,徒污了自己双手。
次日一早,陆无涯买了一大包素菜包子及馒头,骑马西出急行。这一带地面,他走动过多次,可谓老马识途,是以路上也不投宿,日夕赶路,人马累了便在树林内歇息。四天之后,已到白际山下,他买了几斤肉,将马匹寄放给农家,便拾级而登。
到家门口,只见韩胜珠正抱着自己的儿子,她自己的儿子向光明,蹲在地上挖泥玩耍,顾小媚挺着肚子,坐在藤椅上缝制衣服,看到这情景,陆无涯便觉心底升起一股暖流,喉头干涩地叫了一声:大姐!
韩胜珠一怔,抬头望及他,惊喜地道:“善儿,你爹回来了!”
陆无涯一步跨过篱笆,问道:“你们都好么?”
顾小媚喜道:“三公子,咱们都好,善儿也乖,已能自己走路了。快过年了,你回来正好,昨晚赖大哥还在念三公子不知会否回家过年哩,想不到你今天便到了,正好可以一家团聚!”
陆无涯一把接过儿子,转头问道:“赖彪呢?”
顾小媚收拾针线,道:“他去抓鱼,早知你回来,便让他多抓几条回来!”
韩胜珠低声问道:“涯弟,你、你出家了么?”
“寺里过了一年半,方丈说我尘缘未了,只许小弟带发修行。”陆无涯笑笑。“这副行头,走路方便。”
韩胜珠暗嘘一口气,笑道:“你如已出家,还得为你准备素菜哩。光明儿,快叫姨丈!”那小子看了陆无涯一眼,怯生生地唤了声姨丈,便撒腿跑进屋里了。韩胜珠又对陆怀善道:“善儿,你爹来看你了,快叫爹。”
陆怀善从未见过爹,忽然见一个长发披肩的男人,哪里敢叫,将头伏在姨母怀内。
陆无涯一把将他抱过去,道:“外面风大,都进屋去吧。”把猪肉交给顾小媚,几个人便走进屋内。陆无涯自包袱内掏出一包茶叶来,道:“雪窦山上产的绿茶,十分清香甘甜,你们尝尝。”顾小媚忙去烧水。
韩胜珠问道:“涯弟,你这次回来是短聚,还是要久留下来?”
陆无涯轻叹一声:“过了年便要回寺,明天我先上山去拜祭一下玉妹。善儿年小,全靠大姐你抚养,大恩大德,我父子不敢或忘。”
“你儿子便是我姨甥,一家人还说这种话?何况光明儿也多个人做伴。”韩胜珠叹息道:“只是有时候想起家里的老母亲及兄弟们,心里十分难受……涯弟,你可有他们消息?”
陆无涯摇头道:“若有消息,小弟一定会通知你。岳父虽然……咳咳,但岳母大人却是无辜的,还有三哥及六哥,应该也是不知内情。”
“老鹰可有找你?”
陆无涯摇头道:“他未必认识小弟,大姐不必担心。”拉扯了一阵,水已开了,顾小媚沏上茶,未喝,已是满室生香,都赞不绝口。就在此刻,赖彪回家了,见到陆无涯喜不自胜。
陆无涯笑道:“你要做父亲了,我也得恭喜你。”
赖彪黑脸透出红晕,羞涩地道:“这还不全仗三公子做的媒人,赖彪这辈子有今天,全拜三公子所赐!”
“你们是千里姻缘一线牵,我只是因利乘便。”
一家人只顾说话,顾小媚忽然叫了起来:“哎唷,天晚了,还未烧饭哩!”
× × ×
陆无涯回家之后,又温暖,又觉得有点陌生,更有几分不习惯,因自己逃避责任,面对韩胜珠更有几分愧仄,是以并没有之前想象中的快乐。因此初四他本就要回雪窦寺,韩胜珠却要留他至初八,顾小媚忙道:“不,应该过了元宵节再走,元宵是团圆的节日,错过今番,也不知三公子何时才能再回家过节!”
韩胜珠及赖彪都在旁相劝,陆无涯暗吸一口气道:“好,那就十六再走,趁这几天我得考验一下你们的武功。时值乱世,武功不好,不足以保命!”
韩胜珠道:“说得好,所以如果咱们武功不足以自保,可是你的责任,莫忘记你的宝贝儿子也在这里!”陆无涯苦笑一声,果然用心指点他们的武功,当然不会传授达摩伏魔掌法给他们,临别那一晚,陆无涯抱着儿子一起睡,颇有难以割舍之感。
× × ×
离开白际山,陆无涯心情十分复杂,忖道:“师父说得不错,人要斩断妄念,实在难如登天,看来我这种人,就算出家也修不成正果,只是多了个避世的人罢了!”
去时匆匆,回程时他却随遇而行,该停就停,该投宿便投宿,结果走了六天才抵雪窦山下。寄放好马匹,便快步上山。到寺内,无荤等伙头都围住他问东问西,陆无涯笑道:“待小弟先去见方丈,再来跟诸位欢聚。”
见到法光,只见他慈祥地笑问:“无垢,这次下山可有什么感觉?”
陆无涯叹息道:“弟子是次下山……没有收获,只是多了许多妄念,令心绪难以安宁,似乎那半年的修炼,全没起作用……”
法光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认为之前的修炼很有成绩?”
陆无涯低头道:“起码那时候,没有那么多妄念……”
“如果心已坚,又怎会一下山便妄念不绝?这只说明以前你之所以没妄念,只是环境造就,并非真实的。你这次下山的收获,其中有一点便是你已清楚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
陆无涯无奈地道:“实际的情况,便是那半年弟子是完全白费了!”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无垢,你不可灰心,事实上你从未用功修炼过,又何必耿耿于怀?”
法光从不讲高深的佛理,但他所说又令陆无涯折服。两人在禅房里倾谈了个多时辰,最后陆无涯才满意地离开。
一切随缘,他仍一如既往,用功在武功上,远远多过在佛经上。这天,一个小和尚忽然拿了一封信到灶房。“无垢师兄,你有一封信。”
陆无涯讶然问道:“此信从何而来?”
小和尚道:“刚才我在外院扫地时,无意中发现地上有一封信,捡起一看,信封上写着你的俗家姓名哩。”
陆无涯接来一看,果然写着陆无涯亲启五个字,连忙谢过小和尚,走过一边撕开椷口取信阅之,他未看信心头已泛上一丝不祥之念。除了韩胜珠之外,无人知他在此安身,莫非家里出了事?可是一看之后,他登时呆住了:
绿老三如晤。虽然这是老夫第一次写信给你,但彼此实已神交多时,老夫对你的表现,一直十分欣赏,并深以为傲。闲话表过,当年你跟乌鸦之间的协议,本以为你已完成,最近方知道,高天扬并未被你杀死,而是你以狡计瞒过乌鸦而已,换而言之,你至今尚欠一笔生意。
今有一宗生意十分适合你,是刺杀元朝大官,这对你对大宋对大汉民族,均有莫大之好处,同时亦符合你从善之心,请于三天内出发,速赶至大都。联络方法见另纸,另者,老夫会派人协助你,此笔生意做成之后,彼此账清,尔后互不相欠。老鹰亲笔。
陆无涯看后,倒抽了一口冷气,万料不到自己躲在雪窦寺里,仍逃不过老鹰的掌心,真是冤魂不息啊。他见无荤走过来,忙将信收了起来,道:“无荤师兄,我有事找方丈商量,请你代劳一下!”言毕匆匆而去。
× × ×
法光看了信之后,反问:“无垢,你有什么打算?”
陆无涯沉吟道:“弟子怕他会对本寺不利,故想先离开避他一阵。”
法光沉吟道:“这种小人,料不敢公然打本寺主意,因为本寺有皇上的御赐石碑,你且不必理会,照常作息,照常做功课。”
陆无涯离开法光禅房,心情依然不能平静,忽然忖道:“三日后如果我仍留在本寺,料他会再来,届时我便躲在一边,待他来便……”主意打定心头稍定,便依旧作息,只是晚上躲在房内练武,再不至院子里去。
第三天,陆无涯向无荤请假,谎说下山办事,却暗中躲在山下大石后守候。他一对眼睛对眼前之物毫不放松,只吃干粮。可是今天只有两个香客上山,一个媳妇扶着一位老婆婆上山,陆无涯大为失望,但他仍不放弃,一直候至半夜,仍不离开。
看看天色已亮,已是第四天,陆无涯带着一身露水回去。进房之后,因疲累,和衣往床上躺下去,目光一及,登时跳了起来,因为他看到床上端端正正地搁着一封信。
他看信封上的字迹,他便知道是老鹰找上门了,忙折开阅之:
字喻绿老三。三日限期已过,你竟将老夫的话当作耳边风,老夫也不会客气,已将你一家人请到一安全的地方保让起来,当然也包括令郎在内。希望你立即上路,莫迫老夫做出不愿意做的事来,切切。老鹰亲笔。
陆无涯看后,只觉手脚冰冷,他儿子固然重要,但韩胜珠母子及赖彪夫妇,却是无辜的,更不能因为自己而招来生命危险!他深深吸了一口气,镇定一下,然后又拿着信到方丈室找法光。今番无论法光如何安慰他,他都已决定立即离开雪窦寺!
乌鸦行事已如此不择手段,那老鹰相信更有过之,而无不及,法光对自己恩重如山,他绝不能让雪窦寺和法光受到任何骚扰!
× × ×
一个时辰后,他便下山了,沿途不断挥鞭赶路,这次回去跟上次有天渊之别,他挨饥忍渴,日夕赶路,几乎把马匹累坏,第三天晚上,便到达白际山下。仍将马匹寄放在上次那家人处,迫不及待,飞身上山。
今夜有月,照得山路十分明亮,更添方便。陆无涯一口气跑到家门外,只见大门紧闭,篱笆内外毫无打斗的迹象,陆无涯稍为放心,一跃而进,呼道:“大姐、大姐!”
奔到大门外未见有回音,陆无涯一急之下,飞起一脚,将门踢开,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冲了进去!
下一章:第三十七章 最后刺杀
上一章:第三十五章 安身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