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2025-10-16 作者:孙玉鑫 来源:孙玉鑫作品集 点击:
柔细的沙滩有着轻轻的足痕,许多海边的孩子,在嘻水追逐,这便是渔家之乐,每当日正当中,孩童们别无去处,三五成群的在海边玩要,拾着千奇百怪的贝壳……
离海边半里之遥,许多竹篱茅屋,相连相接,乘着日头高照之时,渔家便在摊晒着渔网……
老太婆和老头子搬个长凳晒着暖和的阳光,手里拿着针,挑着线,补缀着破网,这是老人家晚年的生活……
在这些相连的茅屋后面,一片山林中,一栋残破的小屋孤零零的孤立在那里,墙已颓,瓦已碎,屋前没有网,也没有渔伕的应有东西,这家人家显然不是靠海吃饭的……
但他们比渔家更穷,几乎已无立椎之地,下起雨来,那片残瓦,恐怕遮不了多少雨……
日光斜照,屋前坐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婆,这老太婆双目似已瞎了,眼眶子只剩下两个圆洞,宛如那两颗眼珠子活活让别人给挖出来一样。
她人老衣褛,再加上双目已瞎,则这老太婆确亦堪怜,但这渔村里却无一人能帮助她,因为她从不接受他人的帮助……
日久,她变得孤独,冷傲,乖怪,她不需要友谊,不要友情,于是邻居敬而远之,渐渐远离了她,抛弃了她,而她更寂寞更凄凉了……
她真这么孤独么?不,尚有一个孩子陪伴着她,日以继夜,两人相依为命,他是个弃儿,人有点痴呆,虽已十八岁,看起来也不过八九岁光景。
村人叫他“弃儿”,他混糟糟不知道弃儿何意。
这老太婆晒了半天太阳,道:“弃儿——”
屋中的弃儿立刻奔了出来,抹了抹吊在嘴唇上的黄鼻涕,望着这老太婆一笑,道:“娘,你叫我!”
老太婆叱道:“不叫你我还能叫谁?”
弃儿搔搔头:“什么事?”
老太婆道:“是不是晌午了,我肚子饿了。”
弃儿道:“娘——”
老太婆一怔道:“怎么?”
弃儿道:“没米了!”
老太婆叹了口气,道:“咳,没米就不能下锅了。”
弃儿笑道:“娘,不要紧,弃儿给你掏了两个鸟蛋,煮煮给你吃去……”
老太婆似是十分感动,道:“你光去掏鸟窝了。”
弃儿躲得远远的道:“娘,我看缸里没有米,所以去……”
他吓得躲在一边,仿佛这老太婆又会打他一样。
老太婆感动的道:“弃儿,你不要怕穷,有一天娘要你成为世上最有钱最有钱的富翁……”说着手往旁边弃儿站的地方摸去。
弃儿见娘没有打他的意思,上前道:“娘,我们这辈子穷定了,那里来钱。”
别看他人傻,有时说出的话可不呢。
老太婆左右听了一会儿,没有其他动静,道:“傻孩子,娘有的是银子,只是你现在还太小,没办法去拿,等你长大了,娘再告诉你怎么去拿……”
弃儿高兴的道:“娘,我们有了银子,弃儿要买好多好多好玩的东西。”
童言之幼稚,全天真的表露了出来。
老太婆笑道:“傻儿子,那时你就要讨老婆了。”
弃儿把嘴一抿,道:“我才不要老婆呢,隔壁的刘二嫂又凶又厉害,把个刘二哥整得死去活来,听说还给刘二哥戴了一顶绿帽子,娘,弃儿每天去瞧刘二哥头上就没见过绿帽子,怎么人家说他天天顶着绿帽子呢,娘,绿帽是什么?”
他年幼无知,怎会了解这是一桩极不好的事呢。
老太婆微愠道:“不要胡说,等你大了你就懂了。”
这母子两人正在闲聊家常之时,忽听远处响起一连串轻蹄之声,弃儿仰头一看,高声的道:“娘,好多马!”
这老太婆仿佛十分注意这群人,问道:“他们可是朝这边来?”
弃儿道:“他们朝咱们这里来了。”
老太婆道:“快给我进去。”
弃儿摇头道:“娘我要看马……”
老太婆叱道:“快点——”
她看起来是那么龙钟老态,平时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可是今日身子却极灵敏的挟起弃儿闪进屋子里。
两块门板碎地关了起来——
一连串蹄声戛然而止,只听一个大汉子道:“这里么?”
另一个说道:“不错,正是这家……”
敲门声不停的响着,弃儿从没经过这种事情,一听门板响得这样急促,不禁吓得倒在老太婆怀里,身子直抖,他叫道:“娘,这是强盗……”
老太婆苍白的道:“苍天无眼,给那些贼找上了……”
“砰……”
两块门板给踢飞了出去,数个汉子一拥而上,他们没有说话便将这对母子给拖了出去。
门外停着一辆马车,老太婆原有抗拒之意,不知怎的忽又乖乖的任他们这群人摆布……
车声辘辘,这渔村又恢复了原先的沉寂……
傍晚,夕阳已斜。
海边归舟点点,辛劳的渔伕已自收帆。
小渔村里坎烟袅袅,渔家的童子们在村前大场子里,手牵手,肩并肩,返家嘻戏,童歌响着……
……
说长坡,到长坡。
河里石头爬上坡,从来不说颠倒话。
聋子听了笑呵呵。
满天月亮一颗星,千万将军一个兵。
我打弟弟门前过,看见弟弟摇外婆。
……
这是沿海一带,风行北方的童谣“颠倒歌”,听来别具韵味,倍极思乡。
正在这群天真无邪的孩童玩的淋漓尽致之时,程重和鲁琛已风尘仆仆的跨骑而来,两人伫立马上听着那温和天真的歌声,心里着实失落着一股落寞的感叹。
孩童们皆停止了歌声,诧异的望着这两个外乡人。
北方民风朴实,童心较敛,虽然好奇的望着他俩,却无一人敢上前打讪,俱畏缩的退着。
程重朝最大的一个男孩招手,道:“小弟,你们唱的歌真好听……”
那孩子迟疑的道:“这是‘颠倒歌’……”
程重和善的笑道:“真好听。”他笑道:“我想向你打听一个人……”
那孩子想了想道:“你问谁?”
程重道:“你们这里有没有一个韩大娘?”
那孩子想了想,摇摇头。
鲁琛道:“我看你别费心思了,不会在这个村。”
程重若笑道:“咱们已跑过五个村子了。”
鲁琛道:“这周围十里有十几个村,要找她恐怕不太容易。”
程重沉思道:“小弟弟,你们这里有没有一个叫‘弃儿’的……”
那孩子眼睛一亮道:“有呀,是个傻瓜。”
这话立刻引得四周的孩子们大笑。
鲁琛急道:“他在那里?”
那孩子一见鲁琛说话的焦急样,吓得倒不敢说了。
程重含笑道:“别吓着他了,我来问……”
他柔和朝那孩子,道:“不要怕,你告诉我,弃儿的家在那里?”
那孩子朝身后一指,道:“他家就在那片林子里。”
程重挥手道:“谢谢你。”
这轻轻一挥一块银子已落在那孩子的手中,那孩子何会见过这种东西,楞楞的捧在手中,望他们行去。
低林一片,破屋一问。
程重轻轻叩门,道:“有人在家么?”
良久,屋里有人叫道:“谁呀”
程重低声道:“请问这里可是韩大娘的……”
屋里响起一声苍老的呵咳声,道:“是呀……”
两片门板呀然的启开,一个苍老的老太婆低垂着双目,手里拿着一根手杖,扶着门,道:“二位是?”
程重道:“你是韩大娘……”
老太婆道:“不错呀,韩大娘就是我……”
程重急忙道:“小可程重和我大哥有事拜访大娘……”
老太婆将门一掩,道:“对不起,老太婆不认识你们。”
鲁琛上前道:“请大娘稍待一会儿。”
韩大娘道:“老太婆双目已瞎,和你们这些睁眼人没什么好说的……”
这是什么话,睁眼人难道都该死。
程重笑道:“是韩四爷叫我来的.……”
老太婆激动的道:“是我四弟!”
程重道:“不错,不错。”
老太婆开门,道:“进来,进来。”
离海边半里之遥,许多竹篱茅屋,相连相接,乘着日头高照之时,渔家便在摊晒着渔网……
老太婆和老头子搬个长凳晒着暖和的阳光,手里拿着针,挑着线,补缀着破网,这是老人家晚年的生活……
在这些相连的茅屋后面,一片山林中,一栋残破的小屋孤零零的孤立在那里,墙已颓,瓦已碎,屋前没有网,也没有渔伕的应有东西,这家人家显然不是靠海吃饭的……
但他们比渔家更穷,几乎已无立椎之地,下起雨来,那片残瓦,恐怕遮不了多少雨……
日光斜照,屋前坐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婆,这老太婆双目似已瞎了,眼眶子只剩下两个圆洞,宛如那两颗眼珠子活活让别人给挖出来一样。
她人老衣褛,再加上双目已瞎,则这老太婆确亦堪怜,但这渔村里却无一人能帮助她,因为她从不接受他人的帮助……
日久,她变得孤独,冷傲,乖怪,她不需要友谊,不要友情,于是邻居敬而远之,渐渐远离了她,抛弃了她,而她更寂寞更凄凉了……
她真这么孤独么?不,尚有一个孩子陪伴着她,日以继夜,两人相依为命,他是个弃儿,人有点痴呆,虽已十八岁,看起来也不过八九岁光景。
村人叫他“弃儿”,他混糟糟不知道弃儿何意。
这老太婆晒了半天太阳,道:“弃儿——”
屋中的弃儿立刻奔了出来,抹了抹吊在嘴唇上的黄鼻涕,望着这老太婆一笑,道:“娘,你叫我!”
老太婆叱道:“不叫你我还能叫谁?”
弃儿搔搔头:“什么事?”
老太婆道:“是不是晌午了,我肚子饿了。”
弃儿道:“娘——”
老太婆一怔道:“怎么?”
弃儿道:“没米了!”
老太婆叹了口气,道:“咳,没米就不能下锅了。”
弃儿笑道:“娘,不要紧,弃儿给你掏了两个鸟蛋,煮煮给你吃去……”
老太婆似是十分感动,道:“你光去掏鸟窝了。”
弃儿躲得远远的道:“娘,我看缸里没有米,所以去……”
他吓得躲在一边,仿佛这老太婆又会打他一样。
老太婆感动的道:“弃儿,你不要怕穷,有一天娘要你成为世上最有钱最有钱的富翁……”说着手往旁边弃儿站的地方摸去。
弃儿见娘没有打他的意思,上前道:“娘,我们这辈子穷定了,那里来钱。”
别看他人傻,有时说出的话可不呢。
老太婆左右听了一会儿,没有其他动静,道:“傻孩子,娘有的是银子,只是你现在还太小,没办法去拿,等你长大了,娘再告诉你怎么去拿……”
弃儿高兴的道:“娘,我们有了银子,弃儿要买好多好多好玩的东西。”
童言之幼稚,全天真的表露了出来。
老太婆笑道:“傻儿子,那时你就要讨老婆了。”
弃儿把嘴一抿,道:“我才不要老婆呢,隔壁的刘二嫂又凶又厉害,把个刘二哥整得死去活来,听说还给刘二哥戴了一顶绿帽子,娘,弃儿每天去瞧刘二哥头上就没见过绿帽子,怎么人家说他天天顶着绿帽子呢,娘,绿帽是什么?”
他年幼无知,怎会了解这是一桩极不好的事呢。
老太婆微愠道:“不要胡说,等你大了你就懂了。”
这母子两人正在闲聊家常之时,忽听远处响起一连串轻蹄之声,弃儿仰头一看,高声的道:“娘,好多马!”
这老太婆仿佛十分注意这群人,问道:“他们可是朝这边来?”
弃儿道:“他们朝咱们这里来了。”
老太婆道:“快给我进去。”
弃儿摇头道:“娘我要看马……”
老太婆叱道:“快点——”
她看起来是那么龙钟老态,平时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可是今日身子却极灵敏的挟起弃儿闪进屋子里。
两块门板碎地关了起来——
一连串蹄声戛然而止,只听一个大汉子道:“这里么?”
另一个说道:“不错,正是这家……”
敲门声不停的响着,弃儿从没经过这种事情,一听门板响得这样急促,不禁吓得倒在老太婆怀里,身子直抖,他叫道:“娘,这是强盗……”
老太婆苍白的道:“苍天无眼,给那些贼找上了……”
“砰……”
两块门板给踢飞了出去,数个汉子一拥而上,他们没有说话便将这对母子给拖了出去。
门外停着一辆马车,老太婆原有抗拒之意,不知怎的忽又乖乖的任他们这群人摆布……
× × ×
车声辘辘,这渔村又恢复了原先的沉寂……
傍晚,夕阳已斜。
海边归舟点点,辛劳的渔伕已自收帆。
小渔村里坎烟袅袅,渔家的童子们在村前大场子里,手牵手,肩并肩,返家嘻戏,童歌响着……
……
说长坡,到长坡。
河里石头爬上坡,从来不说颠倒话。
聋子听了笑呵呵。
满天月亮一颗星,千万将军一个兵。
我打弟弟门前过,看见弟弟摇外婆。
……
这是沿海一带,风行北方的童谣“颠倒歌”,听来别具韵味,倍极思乡。
正在这群天真无邪的孩童玩的淋漓尽致之时,程重和鲁琛已风尘仆仆的跨骑而来,两人伫立马上听着那温和天真的歌声,心里着实失落着一股落寞的感叹。
孩童们皆停止了歌声,诧异的望着这两个外乡人。
北方民风朴实,童心较敛,虽然好奇的望着他俩,却无一人敢上前打讪,俱畏缩的退着。
程重朝最大的一个男孩招手,道:“小弟,你们唱的歌真好听……”
那孩子迟疑的道:“这是‘颠倒歌’……”
程重和善的笑道:“真好听。”他笑道:“我想向你打听一个人……”
那孩子想了想道:“你问谁?”
程重道:“你们这里有没有一个韩大娘?”
那孩子想了想,摇摇头。
鲁琛道:“我看你别费心思了,不会在这个村。”
程重若笑道:“咱们已跑过五个村子了。”
鲁琛道:“这周围十里有十几个村,要找她恐怕不太容易。”
程重沉思道:“小弟弟,你们这里有没有一个叫‘弃儿’的……”
那孩子眼睛一亮道:“有呀,是个傻瓜。”
这话立刻引得四周的孩子们大笑。
鲁琛急道:“他在那里?”
那孩子一见鲁琛说话的焦急样,吓得倒不敢说了。
程重含笑道:“别吓着他了,我来问……”
他柔和朝那孩子,道:“不要怕,你告诉我,弃儿的家在那里?”
那孩子朝身后一指,道:“他家就在那片林子里。”
程重挥手道:“谢谢你。”
这轻轻一挥一块银子已落在那孩子的手中,那孩子何会见过这种东西,楞楞的捧在手中,望他们行去。
低林一片,破屋一问。
程重轻轻叩门,道:“有人在家么?”
良久,屋里有人叫道:“谁呀”
程重低声道:“请问这里可是韩大娘的……”
屋里响起一声苍老的呵咳声,道:“是呀……”
两片门板呀然的启开,一个苍老的老太婆低垂着双目,手里拿着一根手杖,扶着门,道:“二位是?”
程重道:“你是韩大娘……”
老太婆道:“不错呀,韩大娘就是我……”
程重急忙道:“小可程重和我大哥有事拜访大娘……”
老太婆将门一掩,道:“对不起,老太婆不认识你们。”
鲁琛上前道:“请大娘稍待一会儿。”
韩大娘道:“老太婆双目已瞎,和你们这些睁眼人没什么好说的……”
这是什么话,睁眼人难道都该死。
程重笑道:“是韩四爷叫我来的.……”
老太婆激动的道:“是我四弟!”
程重道:“不错,不错。”
老太婆开门,道:“进来,进来。”
相关热词搜索:孤鸿万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