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匡《侠血红翎》

关于本书

作者:倪匡  来源:倪匡全集  点击: 

  这本书在内陆首次出现的时间应该是在83年(因为有人在83年看过),或者更早,因为是盗版,所以有较多个版本。总的算来,有如下《娃娃女侠》《闹天八龙》《铁血红颜》《龙腾八荒》《侠血红翎》《护花浪子》这几个,书分为四册,共有四十九回,若以目前《绿野仙踪》《剑舞昆仑》《侠游江湖》这样七回一册的篇幅可分七本,分别以水、山、地、天、林、烟、人为题,意指宇宙之无穷,世事之变化。

  至于本书的作者,署名为忆文,当然不会是台湾武侠名家周健亭。这一点,《绿野仙踪》中附后记摘录写得很清楚。至于作者是不是倪匡,也可从中参考。后记摘录原文是这样的:

  一九四七年,我在长城电影公司做编剧时,偶然闲暇的时候,也写一点武侠小说做为练笔。当时写了二十二回,分三期在《武侠与历史》杂志上发表,以后出单行本时,分别以《游侠江湖》、《剑舞昆仑》、《绿野仙踪》为题。写了水、山、地,意指宇宙间包含的某种事物吧。当时也用了“忆文”这个笔名,以后也真的有一位忆文先生,并写出了多部剑侠小说,这并非巧合也。 
  一九八四年十月

  这里的长城电影公司应该是香港长城电影公司无疑,1957年倪匡的好友金庸也在这里当过编剧。香港作家、翻译家沈西城在《金庸与倪匡》书中说到:“为了要写这件事,我曾问过许多金庸的老朋友,倪匡,许国是其中两个。后来我见到李翰祥,他那时也在‘长城’,跟金庸可算是半个同事,他半开玩笑的对我说:‘哎呀!你的妈,怎么要挖金庸的疤?’......”

  还有摘录中还提到《武侠与历史》杂志,《武侠与历史》这本武侠小说杂志,如今已经停办。但它不但曾刊载过金庸的《飞狐外传》,也曾首载过古龙的《绝代双骄》。在近代武侠小说的历程上,有重要地位。在倪匡谈金庸──《飞狐外传》中写到:
  
  金庸的创作生活中,很少有两篇小说同时写的情形。《飞狐外传》是例外,是和《神雕侠侣》同时创作的。也就是说,金庸在那时,同时写两篇小说:替《明报》写《神雕侠侣》,又替一本叫《武侠与历史》的武侠小说杂志,写《飞狐外传》。    

  于是有人说这本书是倪匡写的,主要根据是,能将武功、情节想象如此之瑰奇得应该只有倪匡这样的怪才,或者这本书有倪匡好友金庸的贡献,盖因借用历史铺陈不是倪匡得强项,而是金庸的特长矣。这些确实不是没有道理的,也的确合情合理。

  但是摘录中“一九四七年”四字,如果属实,就绝非出自倪匡之手。倪匡,1935年生,浙江宁波人,出生于上海,1957 年到香港。如果是1947年成书,那时倪匡才13岁,又如何有“长城电影公司做编剧”“在《武侠与历史》杂志上发表小说”之说?

  即当一九四七年为盗版之误,而作一九六七年,还能说得通,而这也是有可能的。

  第一、一九四七年和一九八四年跨度过大,相隔三十七年。(相差三十七年出版社还能找作者写序,而现在却连是谁都不知,没这样的道理吧......)

  第二、记者曾问倪匡写过多少书,他表示不记得,只能粗略点算,“武侠小说有几百本,大多数已找不到了。”即是说,倪匡武侠因为在金庸、古龙前不觉得有所超越(倪匡自己说过),因此大多无人注意(也该有多而不精的原因),也因此错过了一些精品。

  第三、《绝代双骄》载于《武侠与历史》时,为一九六七年,倪匡当时主编《武侠与历史》杂志,正好与上吻合。再加上他自己确实也曾在长城工作过。

  第四、自1954年梁羽生《龙虎斗京华》后,便是新派武侠的开端。旧派武侠的共同特征是使用话本语言或浅显的文白夹杂的语言创作而成。与此对应,之后的新派武侠作品,除使用白话文创作,与旧派比较,还具有新的思想观念和文学技巧。如此,《娃娃女侠》应当自梁羽生之后,即一九五四年后。

  第五、六十年代,武侠为主流,倪匡武侠也自此始,自七十年代中期以後,才又回到科幻小说的创作道路上。
如果真为一九六七年所作,作者当是倪匡,拿《六指琴魔》一对比,打斗场面以及分段方式,还有回目,都有相似之处,这似乎说倪匡可能是作者也有些根据。

  不管作者是否无名之辈,通常叫无名的人都是高人,如无名和尚,“武林神话”无名等。写这本书的人自是一个高人,但他虽如自己笔下的高人,毕竟不大可能是和尚,所谓散人,意指业余的人。无名散人当是高人,如无名和尚一般的高人。

  下面的版本是EXE电子书,对于我个人来说,能做到这样烂的程度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注:再次补正了缺失及错字,算是较为完善的了,如有其他问题,发我邮箱告诉我(ly5510@21cn.com)。
 
  ──旧梦烟雨 07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