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寄望武侠小说走向正规(东方新)
2024-08-11  作者:东方新  来源:丁情作品集  评论:0  点击:

  港台武侠小说从80年代初开始风靡大陆,先是金庸、梁羽生、继之古龙、卧龙生、诸葛青云、柳残阳、云中岳、陈青云等等。
  读者看惯了名家的作品,然而名家的作品毕竟有限。金庸完成14部、梁羽生完成33部,此后便封笔不写;古龙的作品分细一点也只有71部,且英年早逝,1985年便乘风归去;其他一些名家,皆成名于60-70年代之间,80年代看他们的作品拥入大陆时,多数作家已不写或过了创作的盛年。港台有限的名家作品无法满足大陆读者的需要。
  曾几何时,中国出版界开始了武侠小说出版令人眼花缭乱的局面:
  ——一是欺世盗名。港台武侠小说鼎盛时期有武侠作家不下300名,一些名声稍逊的,如:司马翎、慕容美、曹若冰、独孤红、东方玉、玉翎燕等,以及成名较晚的黄鹰、龙乘风等,他们的上乘之作被移植到大陆出版,著作权一律被取消,统统成了金庸和古龙的作品。
  谁不妨做有心人去统计一下,大陆署名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其数不上千种亦在数百种。
  ——二是鱼目混珠。因为武侠小说有销路,一部分是国内作家投笔从戎,一部分仍是将港台武侠小说改头换尾,这类作品的署名更是蔚为大观:全庸、金康、金唐、渠羽生、梁诩生、梁羽飞、吉龙、占龙、古尤、卧龙飞、卧尤生、巨龙生、柳残阴等等,以草书、篆书、隶书形式出现,粗一看绝对是他们想伪冒的那个作家的名字。再还有金庸新著、金庸名著、古龙巨著等,大可达蛊惑人于一时之效果。
  问题是伪劣假冒作品甚行,似乎有读者甘愿受骗的社会基础。武侠小说在大陆原来是限制出版的,闭塞的国度里只有极少数名人能够冲破层层阻隔让人知晓。虽然近几年武侠小说出版开禁后,不少出版社做了许多正本清源的工作,但也积重难返,仍有许多武侠迷只认金庸、古龙、卧龙生等少数作家。如《金刀亭》、《七步干戈》为上官鼎著,原以古龙名义出版,销路甚好,前年有出版社打上真作者名字出版销得就很勉强。再如《快刀浪子》,假冒古龙武侠,几近乱真,最近江苏文艺出版社还其本来面目,署龙乘风名字出版,据说也反映平平。还有香港的黄鹰,在港台知名度颇高,他的40本《沈胜衣传奇》被国内某出版社编成20本以古龙名义出版,每本印数都在5万以上,最多的达8万,被公认为94年卖得最好的武侠小说,可他的代表作《天蚕变》以黄鹰真名卖给大陆某出版社,却因销路问题搁置多时不见出版。
  我们呼吁各出版社严格审稿制度,杜绝鱼目混珠和欺世盗名的武侠小说出版,同时也呼吁读者自觉抵制作伪假冒的武侠小说,非真作不买。我们曾多次在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武侠小说和《东方武侠》丛刊上公布港台名家的书目,正是为了给读者提供打假捉劣的依据。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很欣赏友谊出版公司1986年独具慧眼,推出当时在国内还一点名声没有的温瑞安佳作《四大名捕会京师》,使得温瑞安经过数年逐步升温,成为继金庸、梁羽生、古龙之后又一位武侠小说天王;同时更加鄙视在温瑞安风靡后,善于想出湿瑞安、温端安、温瑞晏等等名目的小聪明者,希望他们不要作这些不齿的勾当。
  现代社会需要明星,我们很遗憾,武侠小说流行这么多年,大陆没有出一位响当当的武侠作家。早两年沧浪客和熊沫會一度写得不错,最终没有形成气候,这需要读者、作者、出版者作些思量。
  古龙溶西方推理小说和现代人生哲理于创作,把武侠小说推入一个崭新的境界;温瑞安则在古龙的基础上瞄准现代人的阅读兴趣,把玩汉字的妙构于字里行间,又是一种全新的意味。台湾著名武侠小说理论家叶洪生,曾断语温瑞安是新派武侠小说的最后一位代表。
  武侠小说有广大的读者,武侠创作如何推陈出新,这是作家的使命。可贵的是在古龙逝世六年后,他的大弟子丁情于1992年重新捡起笔,写了两部古龙小说的续书后(《西门无恨》——楚留香后篇、《流星前夕》——流星蝴蝶剑之二),迅速转向一个新领域的探索,名之为“惊魂武侠小说”,他以人的自我心理误导为依据,展现给读者一片全新的、惊骇离奇的武侠天地。
  《刃的灵异》和《剑光中的魅影》可以说是这一新尝试的成功之作。
  我们向读者推荐丁情的作品,一是希望为武侠小说读者群发掘一颗新的武侠之星,并像友谊出版公司首出温瑞安武侠小说一样博得慧眼之誉;二是提倡一种不尚名人尚新人的风气,为中国武侠小说出版走向正轨再尽菲薄之力;三是鼓励丁情沿着这一可喜的开端探索下去,像其导师古龙一样,领武侠小说创作之风骚再数十年。
  顺便向国内有志于武侠小说创作的作家传递一个信息,港台一代武侠名家的作品已纷纷被国内出版界炒尽,他们绝大多数已不再有新作面世,武侠小说已进人一个需要新人创新的时代,这一次我们与港台作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希望国内也能有武侠大家脫颖而出。

  东方新

  一九九五年一月八日于扬州

相关热词搜索:剑光中的魅影

下一章:第一篇 吸血蛾

上一章:序一 关于丁情(江上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