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不辨恩仇成大错 虽非骨肉胜亲生
2023-05-03   作者:梁羽生   来源:梁羽生作品集   评论:0   点击:

  齐世杰赶去报讯

  不过杨炎是为了赶去报仇,而这个人却是为了赶去报讯。

  这个人用不着笔者来说,看官料想亦该知道是齐世杰了。

  他的坐骑是江上云所赠的名驹,这天他已是踏入青海境内,在西宁北面贡什阿山区的黄土高原上奔驰了。

  大地苍茫,夕阳如血,晚风吹来,已是多少有点寒意。但他心里却是热呼呼的。

  他想起江上云与他一见如故的友谊,尤其令得他感觉兴奋的,是从江上云口中听到的,关东大侠尉迟炯对他的期望。尉迟炯非但没有因为他的“冒犯”对他敌视,反而对他甚有好感,在江上云尚未与他相识之前,就为他辟谣,为他做过的错事辩护,并且对他深具信心,相信他必将成为侠义道中的后起之秀。

  “他们这样信任我,我可不能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母亲的话我固然不能不听,但孟元超的性命我更是非救不可。倘若两者不能兼顾,我只有违背慈亲之命一次了。”

  本来孟元超乃是齐、杨两家所憎恨的人,他的母亲为了孟元超与她弟妇当年之事,对孟元超尤其不能谅解;但如今齐世杰却是不惜数千里奔波,甚至可能冒很大的危险,去救他们两家的“仇人”。虽然他因自小受母亲的影响,对孟元超的偏见也还未能完全消除。但如今他最少已经懂得,母亲憎恨孟元超的只是他的“私德有亏”,而他去救孟元超则是与侠义道祸福攸关的公事。

  “孟元超和尉迟大侠是同一类的人,我岂可为了私怨任他遭受可能会发生的性命之危?我又岂可任由表弟受舅舅之骗,越来越是误入歧途?”他想。

  他想到了许多人,许多事,但最为震撼他的心灵,他不愿意而又不能不想的人则是冷冰儿,是他和冷冰儿之间恩怨难分的一段情!

  “冷姑娘此际不知会不会在柴达木呢?”

  “娘亲曾令她那样难堪,纵然她不怪我,我也愧对她了。但愿她不在柴达木才好。”想起冷冰儿给他母亲气走之事,齐世杰实是无颜再去见她。

  “不过即使没有发生这件事情,恐她也不会喜欢我的,她早已有了心上人了。”想起冷冰儿的心上人竟然就是自己的表弟,齐世杰不由得更是心头苦笑了。

  “其实除了年龄稍嫌不大登对之外,她和表弟结为夫妇,那也没有什么不好。只盼我这次能够及时赶到,把炎弟从歧路上拉回来,这样也才可以帮忙炎弟获得美满的姻缘!”冷冰儿的性格他是知道的,要是他放任杨炎去行刺孟元超,有心让杨炎铸成大错,冷冰儿是决计是不会嫁给杨炎的了。

  想到这层,他摒弃私心杂念,加速前行。

  他可不知,冷冰儿此际也正是在前往柴达木的途中。

  他们三个人走的是一条路,可惜却都没有碰上。

  杨炎已经来到柴达木了。

  如何行刺孟元超,杨炎想过许多种不同的办法,是光明正大的向他挑战呢?还是暗中下手呢?是用“杨炎”的名字求见呢,还是暂且隐瞒自己的身份。

  结果他采取折中的办法,暂且隐瞒自己的身份,改容易貌,前去求见孟元超。他的“爷爷”杂学甚多,改容易貌之术亦是其中之一。杨炎扮成一个带点土气的乡下少年,看起来要比他原来的年纪大几岁。

  他之所以要改容易貌,为的是怕在见到孟元超之前,就有人认得他。他知道孟华已经回天山去了,不会在柴达木,但最少还有一个人认得他,那人就是曾受孟华之托,与丁兆鸣一起将他押解回柴达木的邵鹤年。那次龙灵珠在半路拦途截劫,从丁、邵二人手中将他抢去,邵鹤年受的伤比丁兆鸣重一些,但料想他回到柴达木这许多时候,伤也应该养好了。

  事情进行得很顺利,他到了柴达木的第一天,在一家农家借宿,说起自己有事要见孟元超,问那农家有没有相识的义军,(他到了柴达木,根本就没有见过穿军装的人,义军和普通百姓完全一样,外人根本无从识别。)他一说那农家就笑了起来。

  那农夫笑道:“你说的这位孟头领和我就很相熟,我几乎每天都碰上他的。只不知你找他何事?”

  杨炎又喜又惊,说道:“老伯,敢情你也是义军中的头目?”

  那农夫笑道:“我倒是很想当个义军,可惜孟头领嫌我年纪太大,不肯要我。你是觉得奇怪我为什么和他相熟吧,那是因为他每天晚上回家的时候,都从我的门前经过。孟头领十分和气,碰上了他,他总会和我聊几句的。”

  杨炎说道:“我是他的一位姓范的朋友叫我来见他的,有件紧要事情,必须向他当面禀告。”

  孟元超在义军中的地位仅次于冷铁樵,各地反清的帮会派来和义军联络的人经常会去找他。这农夫见杨炎说是有要事向孟元超当面禀报,就不便再问下去了。“既然你有急事,我这就带你去找他吧。你待会儿,等我点个灯笼。”那农夫道。

  杨炎想不到事情这样顺利,心里暗暗欢喜,口头上不能不客气几句,说道:“多谢老伯帮忙,只不过这么晚了,劳烦你老人家,可真是有点不好意思。”

  那农夫说道:“不必客气,孟头领的住处就在附近,用不着走多久的。只不过我年纪大了,眼睛不好,要是早几年,我摸黑也能走路。”

  他一面唠叨,一面找灯笼,灯笼却找不见。过了一会,方始省起,说道:“你瞧我多糊涂,前两天我的外甥在我这里吃过晚饭,他没带灯笼来,偏巧那晚没有月光,又刚下过雨,我怕他路上跌倒,把灯笼借了给他,他要下次来的时候才能还给我。我都忘记这件事了。不过也不要紧,我找一束松枝吧。”

  杨炎一来是等得不耐烦,二来怎样下手行刺孟元超,他也未曾拿定主意。要是暗中下手的话,那就没人陪伴更好。想了一想,说道:“既然孟头领就住在附近,我自己去找他就行了。老伯,请你指点怎样走法,今晚月亮很好,我又是走惯夜路的,用不着灯笼。”

  那农夫是个老实人,听杨炎这么说,便道:“也好。你是有急事在身,我走得慢,反而误了你的事。你只须走过前面那个山坳,看见的第一栋房子就是孟头领的家了。”

  杨炎把坐骑留在那家农家,那农夫道:“你放心,坐骑我会给你照料。啊,有件事忘记告诉你。”

  杨炎道:“什么事?”

  那农夫道:“孟头领本来没有卫士的,但今年年初,有几位外地来投奔义军的弟兄没地方住,和孟头领住在一起。因此冷头领还强逼他多盖两座房子呢。”

  杨炎笑道:“老伯,请你长话短说吧。”

  那农夫瞿然一省,说道:“对,对,你是有急事的。我这唠叨的脾气总改不了。好,长话短说,孟头领虽然不要卫士,但那几位弟兄,自动做他的卫士。你半夜敲门,要是有人问你怎么知道这个地方,你说是我包老汉告诉你就行。否则碰上其中一两位脾气暴躁的弟兄,恐怕多少会给你一点麻烦。”

  杨炎连忙截断他的话:“知道了,多谢你啦。”

  离开农家,果然不过半枝香时刻,便走过了那个山坳,明亮的月光下,看得见那栋房屋了。

  杨炎心头怦怦的跳,暗自想道:“现在未到三更,不如待三更过后,我再去行刺。只是孟元超据说是快刀天下第一,暗中行刺,恐怕也未必容易得手。但要是用诡计的话,这个,这个,嗯,岂非比暗中行刺更加不是好汉所为。”

  心念未已,忽听得有人喝道:“那条线上的朋友?”

  一听声音好熟,定睛看时,却原来正是邵鹤年。

  好在邵鹤年不认识他。

  杨炎捏着嗓子说道:“我有事情要见孟大侠,这个地方是包老汉告诉我的。”

  邵鹤年道:“什么事情?”

  杨炎把刚才对那农夫所说的话再说一遍。

  邵鹤年“哦”了一声,似乎觉得有点奇怪似的。

  杨炎说道:“不是我不敢相信你,只因这件事情,我那朋友交代,必须当面和孟大侠说的。”

  邵鹤年道:“我并不是要你告诉我,不过我只想问你一件事,要是你不愿意说,那也不必勉强。”

  杨炎说道:“请问。”

  邵鹤年道:“你那姓范的朋友多大年纪?”

  杨炎这个“姓范”的朋友,倒也并非完全捏造的。他是想到了范魁,方始决定要他这个“朋友”姓范的。

  他知道邵鹤年一定认识范魁,心想:“就让他知道是范魁好了。好在他只问年龄,我用不着另外编造谎言。保定的事情,料想也不会这样快就传到这里的。”当下说道:“我没问过他的年龄,大概是三十岁不到吧。”

  邵鹤年点了点头,说道:“好,那你跟我来吧。”

  暗中行刺的计划是不能实行了,杨炎一面跟着他走,一面飞快的动着念头。用什么法才能够杀孟元超,必须马上决定了。

  心乱如麻,不知不觉冷冰儿的影子就似跟在他身边似的。

  他心里叹了口气,暗自想道:“孟元超是她最尊敬的人,我杀了他,冷姐姐是决不会原谅我的。但我不杀他,又如何能够洗脱我所蒙受的耻辱?”

  爱恨交织,不知何去何从?他咬了咬牙,想道:“与其在有生之日,都要忍受痛苦的折磨,不如战死在孟元超手上!我要数说孟元超的罪状,光明正大的与他决一死生!”

  但转念又想:“这个办法,我虽然可以充当好汉,但决战结果,多半只是我死在他的刀下,他不会在我的剑下身亡。杀不了仇人,反被仇人所杀,我又岂能心甘?而且我是答应了爹爹取孟元超首级的,这件事办不到,我死了不打紧,爹爹他日死了也不能瞑目!”

  人天交战,他性格中坏的一面终于冒了出来,想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孟元超要骗我做他的儿子,我就假装尚未知道自己的身世,与他父子相识,冷不防的刺杀他!

  “不过邵鹤年是已经有点知道我业已知道自己的身世的,这条计策恐怕未必行得通。”

  “但好在邵鹤年现在尚未识破我本来面目,待会儿我要求单独见孟元超,那就比较容易下手了。冷姐姐说过,孟元超对我的爱护比爱护他的亲生儿子孟华更甚,这话虽然不知道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但孟元超由于心中有愧,愧对我死去的母亲,或许有六七分是真也说不定。若然如此,纵然他亦已有了怀疑,怀疑我已经知道身世之隐,只要我在他面前表示我有悔改之意,他也就很有可能仍然把我当作儿子。”

  “我杀了他,那时我再自刎,这样我就对得住爹爹、对得住冷姐姐,也可以洗雪我认贼作父的耻辱了。对,就这么办!”

  但这么办真的就是“对”么?

  “冷姐姐若然知道我用这种手段,我在她的心目中岂不变成了卑鄙小人,纵然一个人也不知道,我自己是知道的。做了卑鄙小人方始自杀,自杀了灵魂也要蒙羞!”

  短短一段路程,他已不知转了多少次念头。不知不觉到了孟家门前了。

  大门早已打开,有人出来迎接,看见邵鹤年和一个陌生少年同来,那人似乎怔了一怔,说道:“邵大哥,我们正等着你呢,这位是——”

  邵鹤年道:“他也是来求见孟大侠的。”

  那人道:“哦,又一个——”说至此处,似乎怕泄露什么秘密,忽地停止。

  杨炎从他们的谈话中这才知道,原来邵鹤年不是和孟元超同住的。似乎是因为孟元超临时有事,才请他来。

  那人带领杨炎进入一间厢房,说道:“我姓封,你贵姓?”杨炎说道:“我姓云。”他虽然未满周岁,母亲便即身亡,对母亲可说是毫无印象,但自从知道母亲是人们尊敬的女侠之后,就以母亲为荣。故而在他要捏造一个姓名的时候,不假思索,就跟母姓。

  那姓封的道:“云兄弟,你来得不巧,孟大侠今晚有事,你恐怕明天才能见着他了。”

  杨炎说道:“听说孟大侠的习惯是很晚才睡觉的。”

  姓封的道:“不错,但却不知他什么时候才能有空。如今已是将近三更时分了,你不如先睡一觉。”

  杨炎说道:“我不困,我可以在这里等他。”

  姓封的道:“也好,你够精神就等吧。邵头领,你——”

  邵鹤年道:“我进去看看,看看孟大侠那件事办得如何,你替我在这里陪客。”说罢就走。

  杨炎和那姓封的汉子说了几句客套话,忽地隐隐听得邵鹤年在外间和人说话的声音。

  杨炎打了一个呵欠,装作精神疲倦,闭目养神。

  邵鹤年是在隔道两间房子的小庭院和一个人低声说话的。杨炎是第一流的内功造诣,听觉敏锐,远胜常人。他隐约听得见,那姓封的汉子则听不见了。

  只听得邵鹤年问道:“那小伙子在哪里?”

  那人说道:“用不着你去见他了。”

  邵鹤年似乎吃了一惊的模样,问道:“孟大侠已经接见他了?”

  大概他们是边说边走,杨炎凝神细听,下面的话,可听不见了。

  杨炎张开眼睛,说道:“对不住,我打了个盹,真是失礼。”

  那姓封的汉子笑道:“小兄弟,你熬不着,你先睡吧。我不知道你有什么紧急的事,但明天再说,也不迟吧?依我看,孟大侠今晚恐怕是没空见你的了。”

  杨炎说道:“孟大侠现在正在会客,对吧?”

  那姓封的怔了一怔,说道:“你怎么知道?”
 
  杨炎说道:“我还知道这个人和我一样,他的事情不肯和你们说,必须和孟大侠当面说的。对不对?”

  姓封的道:“不错。如此说来,你是知道那人是谁的了?”

  杨炎故作神秘,说道:“我当然知道,要不是为了那小子,我还不会来呢!”

  姓封的听他叫那个人做“小子”,不禁相信几分。要知那个人假如是老头的话,别人不论怎样憎恶他,也不会斥之为“小子”的。姓封的心想:“最少是年龄说对了,我们正想知道那个人的来历,难得就有一个知道他的人来到。”于是便即说道:“你既然知道他是谁,可以告诉我吗?”他那知道,杨炎因为刚刚偷听到邵鹤年和另一个人的谈话,才知道那个先他而来的客人,是个小伙子的。

  杨炎说道:“我知道你们正在怀疑那小子,对不对?你们怀疑他是何等样人?”故意不先回答,却反问对方。

  姓封的汉子说道:“我们对他毫无所知,因此根本无从猜测他的身份。不过我们却不能不提防他对孟大侠有所不利。”

  杨炎虽然欠缺处世经验,却是个极为精灵的人,观言察色,立即便知这姓封的汉子所言不尽不实。试想孟元超是何等武功,假如来的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子”,孟元超的手下又何须害怕来人对他不利?

  杨炎说道:“对不住,我必须当面和孟大侠说。要是孟大侠如今已在会见那小子,我更必须赶快见到孟大侠了。”

  姓封的汉子见他说得这样着急,心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便道:“好像正在你来的时候,叫那小子进去的。也不知孟大侠见着他没有,我拼着受点担待,带你进去看看吧。”原来孟元超早有吩咐,在他会客的时候,不许任何人打扰的。

  杨炎说道:“用不着了。我自己会去!”说到一个“去”字,伸指一点,立即点了姓封的穴道。

  孟元超住的这栋房屋有内外两进院子,有七八座平房,比普通农家当然大得多,但却绝非什么庭院深深、重门叠叠的巨宅,杨炎自忖要寻找孟元超应当不会有多大困难。尤其在这三更半夜的时分,别人都已睡了,孟元超会客的地方,必定会有灯火。

  他施展超卓的轻功,身如一叶飞坠,落处无声。进了第二重院子,果然便看见有一个房子灯火明亮,纸糊的窗子上隐约看见两个人的影子。

  更妙的是在这间房子后面,有一颗枣树,杨炎飞身跃上树上,正好可以从后窗俯瞰屋内情景。

  一看之下,杨炎不禁吃了一惊。

相关热词搜索:弹指惊雷

下一章:第二十回 欲退心魔求棒喝 难挥慧剑令钗分

上一章:第十八回 手足相残何太忍 鸳鸯同命若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