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棋坛三杰的浮沉
2023-05-07 作者:梁羽生 来源:梁羽生作品集 评论:0 点击:
五十年代的三杰
杨官磷、李义庭和王嘉良有“棋坛三杰”之称,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五十年代的中国象棋坛。
五十年代初,杨官磷北战南征,所向披靡,唯一堪称他的对手的只有个湖北李义庭。李十六岁出道,在汉口攻杨的擂台,可能是老杨见他年纪太轻,有点轻敌,竟然连败两局。老杨懊恼之余,邀他续赛,续赛方得扳成平手。自此演成杨李争雄局面,一二两届的全国象棋冠军是杨官磷,第三届李义庭始遂心愿,从老杨手中夺得冠军。但第四届老杨又重振雄风,三登冠军宝座。
王嘉良有“东北虎”之称,杀法极其霸悍,首届全国赛老杨竟然给他打下马来,积分一直是王领先。直到最后决赛那局,王嘉良输给何顺安,杨官磷力克李义庭,这才得以登上冠军宝座。杨李之后再加上一个王,“棋坛三杰”遂从此得名了。
五九年全国棋赛之后,棋史名家徐骥写了一首《念奴娇》词,上半阕写李义庭,下半阕则用王嘉良的口吻评论“棋坛三杰”,不但可见棋风,并且见其性格,甚为有趣。词道:
英年国手,谱梅花,曾奠东南霸业。甘肃传烽逢老将,一局雌雄莫决。转旆图功,举棋翻误,惊报军初折。咸阳路远,风云变幻难说。
人道杨李才多,一时瑜亮,与我成三杰。我纵输杨能抑李,请试老夫黄钺。酒熟青梅,闻雷失著,掌上杯还热。九宫夺帅,且看谁更英烈。
“甘肃传烽逢老将”的“老将”是农民出身的棋手武延福,他从未读过棋谱,积数十年经验,打入国手行列。小李和他的赛局成和,失掉最宝贵的一分。王嘉良又有“李义庭考试官”之称,在全国比赛中,李是往往输给他的。“我纵输杨能抑李”之说倒非吹牛。但到了今日,三杰的浮沉却又各自不同了。
(一九八一年八月)
六十年代的变化
一九六零年,胡荣华年方十五,第一次参加全国象棋赛,就打败了杨官磷。最后由于积分刚好相同,并列冠军。但自此之后,接连十届都是胡荣华冠军,老杨的“翻身仗”始终没打成功。七九年全国棋赛,最后一轮比赛,他还领前小胡一分,不料他却被一个新进的棋手言穆江缠斗成和,胡荣华则胜了对手,结果“场分”相同,局分小胡较多,这一届老杨本是最有希望夺回冠军的,结果又成泡影。“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美人名将如此,棋手亦然。棋赛是限时间的,年纪大了,思路不够敏捷,难免吃亏。老杨毕竟是稍嫌年纪大了。去年他竟然打不进决赛,初赛就被淘汰。中国自有全国棋赛以来,去年是第一次没有杨官磷参加决赛的局面。
从今年开始,杨官磷已专任广东队教练,不再是现役比赛队员了。不过,教练有个“特权”,比赛员因事不能出赛时,可以作为后备。因此,他只能说是“半退休”。今年广东队夺得全国冠军,最后一仗,就是由他顶替第四台比赛员蔡玉光,打败了北京队的刘静而取得胜利的。
王嘉良则得过三次全国亚军,他体格很好,现在仍然是黑龙江队挂头牌的棋手。比较来说,李义庭“沉”得最快,他在“文革”后因身体不好,已经不再参加任何比赛了。但他有一点值得欣慰的是,他的徒弟柳大华是去年的“新科状元”,胡荣华蝉联十届冠军,第一次被人取而代之。有徒弟争气,李义庭亦足以自豪了。
(一九八一年八月)
输杨抑李是耶非
日前碰上象棋名宿曾益谦先生,他和杨官磷、李义庭都是老朋友,话题很自然就落在了棋人棋事上。他说:“你在《话说棋坛三杰》中引用的那首《念奴娇》,其中一句似乎与事实不符。’这首词是别人借用王嘉良的口气来写“棋坛三杰”的,中有句云:“人道杨李才多,一时瑜亮,与我成三杰。我纵输杨能抑李,请试老夫黄钺。”曾益谦指出“我纵输杨能抑李”这句,事实错了。他说王嘉良非但不能抑李,相反是为李所抑的。
这首词是一位署名“柳梢青”的作者(按:即徐骥。写此文时我尚未知是他的笔名)在一九五九年全国棋赛结束后写的。曾益谦对棋坛名将的对局纪录烂熟于胸,他和我算了一笔“细账”:一九五六年第一次全国赛,王嘉良对李义庭两局均和。五七年全国赛,王胜。五八年全国赛,李胜。五九年全国赛,和。但在武汉的表演赛中则是李胜。即截至一九五九年止,比对李净胜一局。但依我猜想,那位作者可能是根据王的“自述”写的。王是比较好胜的人,记者访问他时,他一计成绩,在全国赛中,他和李刚好打成平手,就自夸能抑李了。
王杨之间的胜负,似乎也很微,我没查过详细记录,“输杨”之说恐怕也还待考。五九年全国赛的王李对局被大会评选为“最佳对局”;六零年的“最佳对局”则是王杨对局。王嘉良虽然从未获过全国冠军,却接连两届都是“最佳对局”的主角,亦堪自豪了。他是工人出身,体格甚好。七四年全国赛中,他和杨官磷缠斗九个小时,创下了棋赛时间纪录。杨精神不支,终于落败,成为棋坛“趣事”之一。
王嘉良颇有创新精神,如他所创的“归心马战术”就是一例。象棋俗语本来说“马归心必死”的,用归心马取胜,可谓别开生面。故我评他的棋风为“无限风光在险峰”也。
(一九八一年九月)
杨官磷、李义庭和王嘉良有“棋坛三杰”之称,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五十年代的中国象棋坛。
五十年代初,杨官磷北战南征,所向披靡,唯一堪称他的对手的只有个湖北李义庭。李十六岁出道,在汉口攻杨的擂台,可能是老杨见他年纪太轻,有点轻敌,竟然连败两局。老杨懊恼之余,邀他续赛,续赛方得扳成平手。自此演成杨李争雄局面,一二两届的全国象棋冠军是杨官磷,第三届李义庭始遂心愿,从老杨手中夺得冠军。但第四届老杨又重振雄风,三登冠军宝座。
王嘉良有“东北虎”之称,杀法极其霸悍,首届全国赛老杨竟然给他打下马来,积分一直是王领先。直到最后决赛那局,王嘉良输给何顺安,杨官磷力克李义庭,这才得以登上冠军宝座。杨李之后再加上一个王,“棋坛三杰”遂从此得名了。
五九年全国棋赛之后,棋史名家徐骥写了一首《念奴娇》词,上半阕写李义庭,下半阕则用王嘉良的口吻评论“棋坛三杰”,不但可见棋风,并且见其性格,甚为有趣。词道:
英年国手,谱梅花,曾奠东南霸业。甘肃传烽逢老将,一局雌雄莫决。转旆图功,举棋翻误,惊报军初折。咸阳路远,风云变幻难说。
人道杨李才多,一时瑜亮,与我成三杰。我纵输杨能抑李,请试老夫黄钺。酒熟青梅,闻雷失著,掌上杯还热。九宫夺帅,且看谁更英烈。
“甘肃传烽逢老将”的“老将”是农民出身的棋手武延福,他从未读过棋谱,积数十年经验,打入国手行列。小李和他的赛局成和,失掉最宝贵的一分。王嘉良又有“李义庭考试官”之称,在全国比赛中,李是往往输给他的。“我纵输杨能抑李”之说倒非吹牛。但到了今日,三杰的浮沉却又各自不同了。
(一九八一年八月)
六十年代的变化
一九六零年,胡荣华年方十五,第一次参加全国象棋赛,就打败了杨官磷。最后由于积分刚好相同,并列冠军。但自此之后,接连十届都是胡荣华冠军,老杨的“翻身仗”始终没打成功。七九年全国棋赛,最后一轮比赛,他还领前小胡一分,不料他却被一个新进的棋手言穆江缠斗成和,胡荣华则胜了对手,结果“场分”相同,局分小胡较多,这一届老杨本是最有希望夺回冠军的,结果又成泡影。“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美人名将如此,棋手亦然。棋赛是限时间的,年纪大了,思路不够敏捷,难免吃亏。老杨毕竟是稍嫌年纪大了。去年他竟然打不进决赛,初赛就被淘汰。中国自有全国棋赛以来,去年是第一次没有杨官磷参加决赛的局面。
从今年开始,杨官磷已专任广东队教练,不再是现役比赛队员了。不过,教练有个“特权”,比赛员因事不能出赛时,可以作为后备。因此,他只能说是“半退休”。今年广东队夺得全国冠军,最后一仗,就是由他顶替第四台比赛员蔡玉光,打败了北京队的刘静而取得胜利的。
王嘉良则得过三次全国亚军,他体格很好,现在仍然是黑龙江队挂头牌的棋手。比较来说,李义庭“沉”得最快,他在“文革”后因身体不好,已经不再参加任何比赛了。但他有一点值得欣慰的是,他的徒弟柳大华是去年的“新科状元”,胡荣华蝉联十届冠军,第一次被人取而代之。有徒弟争气,李义庭亦足以自豪了。
(一九八一年八月)
输杨抑李是耶非
日前碰上象棋名宿曾益谦先生,他和杨官磷、李义庭都是老朋友,话题很自然就落在了棋人棋事上。他说:“你在《话说棋坛三杰》中引用的那首《念奴娇》,其中一句似乎与事实不符。’这首词是别人借用王嘉良的口气来写“棋坛三杰”的,中有句云:“人道杨李才多,一时瑜亮,与我成三杰。我纵输杨能抑李,请试老夫黄钺。”曾益谦指出“我纵输杨能抑李”这句,事实错了。他说王嘉良非但不能抑李,相反是为李所抑的。
这首词是一位署名“柳梢青”的作者(按:即徐骥。写此文时我尚未知是他的笔名)在一九五九年全国棋赛结束后写的。曾益谦对棋坛名将的对局纪录烂熟于胸,他和我算了一笔“细账”:一九五六年第一次全国赛,王嘉良对李义庭两局均和。五七年全国赛,王胜。五八年全国赛,李胜。五九年全国赛,和。但在武汉的表演赛中则是李胜。即截至一九五九年止,比对李净胜一局。但依我猜想,那位作者可能是根据王的“自述”写的。王是比较好胜的人,记者访问他时,他一计成绩,在全国赛中,他和李刚好打成平手,就自夸能抑李了。
王杨之间的胜负,似乎也很微,我没查过详细记录,“输杨”之说恐怕也还待考。五九年全国赛的王李对局被大会评选为“最佳对局”;六零年的“最佳对局”则是王杨对局。王嘉良虽然从未获过全国冠军,却接连两届都是“最佳对局”的主角,亦堪自豪了。他是工人出身,体格甚好。七四年全国赛中,他和杨官磷缠斗九个小时,创下了棋赛时间纪录。杨精神不支,终于落败,成为棋坛“趣事”之一。
王嘉良颇有创新精神,如他所创的“归心马战术”就是一例。象棋俗语本来说“马归心必死”的,用归心马取胜,可谓别开生面。故我评他的棋风为“无限风光在险峰”也。
(一九八一年九月)
相关热词搜索:笔花六照
下一章:十五 棋事杂写(六则)
上一章:十三 序《广州棋坛六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