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古龙考证 | 解读古龙 | 古龙影视 | 武侠名家 | 原创文学 | 古龙全集 | 武侠全集 | 图片中心 | 侠友留言 | 古龙武侠论坛 | 
导航: 古龙武侠网 >> 解读古龙 >> 作品评论 >> 正文  
古龙小说复仇模式及其对传统的突破       ★★★ 双击滚屏阅读

古龙小说复仇模式及其对传统的突破

作者:王立 隋正光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25

五、“忍辱复仇”模式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黑公主称得上一个隐忍复仇的典范。她是坚战五兄弟的共同妻子,在坚战赌博失败输掉她之后,她当众受到了侮辱,她被难敌的弟弟难降揪著头发拖着走。自此她就保留着蓬乱的头发,要理清这头发就要用难降的血当头油来梳理。流放森林的十多年中,她追随丈夫们,总是抱怨坚战这人没有男子汉气概,她往往和怖军一起向坚战施加压力,要他即刻开始战斗,夺回权利,报仇雪恨,黑公主的隐忍复仇,又因其是般度五兄弟的共同妻子而焕发出影响周围人的鼓动力。黑公主以女性特有的隐忍复仇方式激励男性,其原型辐射作用是下可低估的。

  与中国古代“精卫填海”执意复仇大为异趣的,是对复仇能否成功的理智判定的推重。巴厘文佛本生故事说乌鸦夫妇酒醉在海边洗澡,海浪吞噬了雌乌鸦,被痛哭声引来的众乌鸦愤而不停地用嘴吸水吐到岸上,试图以舀干海水向大海复仇,可是它们终于认识到这复仇努力是徒劳无益的。故事虽旨在说明菩萨转生的海神显形吓走乌鸦是解救它们,但昭示了不要因复仇情绪化冲动而做无谓的牺牲的意蕴(5)与此相关的是佛经对于忍辱的推重。“羼提”是“忍辱”的音译,为佛教“六波罗蜜”(六度)之一,而“羼提波罗蜜”指的就是忍辱之行,佛经故事一再申明佛陀在调达(又译提婆违多等)以恶相待时,忍辱再三。不过全面体察,佛经也不是绝对不主张复仇,而是提倡有充分把握时再行使复仇。元魏西域僧入吉迦夜共昙曜译《杂宝藏经》卷十《乌枭报怨绿》写乌枭结怨,相斗多时无休止。有一智乌以苦肉计自任,声称被众乌拔掉羽毛啄伤其头,骗取了枭的怜悯,收养穴中,乌羽毛丰满后日衔干草枯枝来穴中以报恩。一日大雪,群枭聚穴中避寒,乌却衔来牧牛人的火烧穴,使众枭全数殄灭。国外学者将此故事归于第220B(乌鸦和老鹰的战争)类,即:“乌鸦假装投降但其实在做密探,而最后消灭了老鹰。”(6)《五卷书》此故事早期异文描写,一只名叫斯提罗耆频的乌鸦,试图为自己的族类巧计报仇,以“苦肉计”进入猫头鹰营堡中,它每天从树林裹叼一块木头到窝里来。从表面上看,乌鸦是为了扩大鸟窝,一大堆木头在堡垒门口堆起,太阳升起猫头鹰什么都看不见了,斯提罗耆频赶快飞到弥伽婆哩那那里,说道:“主子呀!我已经准备好,敌人的洞穴就可以烧掉了。你带了随从来吧,每一只乌鸦都要从树林子里拣一快燃烧着的木块带了来,丢到洞穴门口我的窝上:这样一来,所有的敌人就都会像在军毗钵迦地狱那样,统统会给折磨死。”……如此行事,果然消灭了猫头鹰家族(7)故事果报的结构中,蕴含了深刻的隐忍智慧与复仇哲理。

  印度民间故事的传入,为中国古人原有的本能的隐忍增添了自觉意识、强度、势能以及宣泄隐忍更多的方式机巧,这是毫无疑义的。

  在中国古代,表现隐忍怀恨有一个字,就是“嗛”字,《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写栗姬子刘荣被立为太子,但栗姬在妒恨长公主女时,自己也遭到谗毁,说她“挟邪媚道”,引起景帝怨恨。而“景帝尝体不安,心不乐,属诸子为王者于栗姬,曰:‘百岁后,善视之。’栗姬怒,不肯应,言不逊。景帝恚,心嗛之而未发也”。 终于找机会废太子为临江王,“栗姬愈恚恨,不得见,以忧死”。而“嗛嗛”则是衔恨隐忍的样子,《柳河东集》卷四十三《咏史》诗:“燕有黄金台,远致望诸(乐毅)君。嗛嗛事强怨,三岁有奇勋。……”。说的是《史记》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写燕昭王怨齐,即位后对郭隗说:“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终于广召贤士,以乐毅为将连下齐七十余城。忍辱复仇,也是古代中国复仇智慧和决心的集中表现焦点之一,越国战败,越王勾践给阖闾看坟、脱鞋,服侍其入厕,受尽嘲笑和羞辱,他顽强地忍耐着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对吴王夫差表现得恭敬驯服,甚至以尝粪验病取得吴王信任得释回国,卧薪尝胆终报大仇。孙膑装疯惑庞涓,程婴托孤,豫让漆身吞炭剌赵襄子等都是家喻户晓的忍辱复仇故事。

  古代中国人还十分关注周边民族隐忍的复仇智慧与决心。《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称乌孙王昆莫之父来自匈奴西边的小国,当初,“匈奴攻杀其父,而昆莫生,弃于野。乌嗛肉蜚其上,狼往乳之。单于怪以为神,而收养之。”裴骃《集解》引徐广语曰:“读‘嗛’与‘衔’同。《酷吏传》:“义纵不治道,上忿衔之。”《史记》亦作‘嗛’字。用嘴叼着,极为形象,引申为小心翼翼地含着某物,精心地置于适当之处。“衔恨”,于是从字源学上就有了谨慎小心、隐忍不露而时刻伺机复仇的形象化意味。此后野史及通俗小说对此母题的演绎广泛而多样。在“儿子长大后复仇”模式中就有许多表现母亲忍辱育子或辱为仇人妻妾,最后成功雪仇的故事。受孟子启发,苏轼《留侯论》评论张良时曾意味深长的指出:“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杰,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农耕民族忍辱负重、后发制人的天性使得国人对“忍辱”有着独特关注。令人遗憾的是,“忍辱复仇”模式在民国旧派武侠小说中却发生了缺失。那些侠客们往往或一出场便具有超人的本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或如张良遇黄石公,于谷涧、山洞绝世高人手中偶得武功秘笈,一炼成为盖世高手,承接神怪小说“上山学艺,下山无敌”模式。无论怎样,像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中的邓蒂斯那样,侠作为复仇个体在复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屈辱和磨炼,往往被大大忽略了,“武功高强,侠到仇除”俨然成为“侠”字的题中自有之意。“忍辱复仇”模式在侠文学中的缺失,无疑成为侠形象脸谱化、模式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也宣扬了复仇隐忍思想。似乎,以弱胜强的巧计实施,就离不开复仇主体的内心隐忍,《狐狸和狼的故事》写狐狸巧计复仇即然。说是久受欺压的狐狸,不得不对于狼毕恭毕敬,它迫于无奈,忍受狼的虐待,静待报复的机会,在心里暗自说:“残酷无情和造谣中伤,这都是作恶多端、自取灭亡的原因。古人说得好:‘强霸者毁其身’狂妄者侮无济,谨慎者保其身。”中庸、适度的行为是一种高尚的品性,礼貌是成大事立大业的秘诀。从古人的经验和教训里,我认为对狼这个暴虐作恶的歹徒,应该忍辱负重,采取佯为谄媚、奉承的态度,反正迟早它是难免是要被摔倒的。”终于找机会将狼诱入陷井中,使其被人乱棍打死(8)。

  这些,相信对于古龙小说复仇叙事的营构均不无启发。古龙武侠小说转益多师,大量地将“忍辱复仇”模式回归到侠文学中,在作品中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恋酒色惑乱仇敌耳目。如《七种武器·多情环》中的萧少荚,以贪恋酒色,自甘堕落,迷惑敌人,保存了复仇的势力,最后成功复仇。《剑气满天花满楼》中的花满楼假装与华露、含兰同床共枕,以给监视自己的对手以假像,认为他不过是好色之徒不堪一虑,从而让他有机会行动。酒与色这一古龙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意象,竟也成为掩护成功复仇的有效道具。

  二、忍辱为仇敌亲信伺机报仇。《白玉老虎》中大风堂为抵御来自霹雳堂和蜀中唐的攻击,上演了一场樊于期献头剌秦王的故事。上官刃手提好友赵简头颅潜入唐家堡,取得唐家信任。从此他便忍受了各种试探和侮辱,蒙受卖友求荣骂名,屈受友人之子不解真相的仇怨——一切都为了瓦解仇敌,振兴大风堂。《多情环》中的萧少应同样依靠超人的意志,承领各种屈辱混入天香堂并取得堂主信任,最终摧毁天香堂,报了杀妻灭门大怨。

  三、自辱以激发复仇信念。《圆月·弯刀》中谢小玉之母天美为报教主不爱之仇,自毁容貌,在幽谷中苦练武功绝艺,以俟报复。天美毁容以自辱,以耻辱的力量,时时提醒自己勿忘复仇目标。《浪子风流》中白凤公主亦如此。并且这种自辱以激发复仇信念的做法,不再是古代吞炭毁容的豫让这样须眉男子的禁脔,而往往成为古龙笔下复仇烈女的专利。

  四、其他。如《名剑风流》中俞佩玉为了找到杀父仇人,经历了常人难以想像的磨难。没有什么奇计怪招,他就靠得一身正气和忍辱负重的精神,在磨难中成熟,在炼狱中精进,不弃不舍,终报父仇且成大业,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招牌注脚。同样,《血鹦鹉》中血奴本是西域一王国的公主。其父亲被恶人挟持离开京城,并以交换珠宝作为条件。公主为救父亲舍弃富贵,化名血奴,住进妓院,和国王的心腹,历尽屈辱和艰辛,终手刃仇人雪报父仇。对屈辱的忍受让一个弱女子带给读者强烈的心灵震撼。

  于是,古龙笔下的侠,不再仅仅依靠武功取胜,更靠的是人格,意志和智慧。古龙并下是一个崇尚武力的作家,他认为即使在江湖世界,武力也往往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在武力之上还有个体人格、公理道义更能够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忍辱复仇”模式的复归,表现为对作为复仇主体——侠经历“人情有所不能忍者”的过程的描写,这充分展示了复仇者的人格魅力,其间融会的“挫折——困辱——奋斗——成功”母题更为复仇之举平添一层超越豪侠之气的壮美光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文章录入:凌妙颜    责任编辑:凌妙颜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